语文课堂,生命诗意的栖居地

时间:2022-10-18 04:41:48

语文课堂,生命诗意的栖居地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经由海德格尔的哲学提升,已成绝代佳句,传遍天下。人生在世,理应诗意的生活,诗意的工作;而语文学习的过程,理应诗意的教与学的过程,语文课堂更应该成为师生生命诗意的栖居地。

一、导入,曲调未成情先行

导入是教学流程的引领。好的导入,能够用短暂的时间,激活学生的注意,使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连接起来。特级教师于漪曾说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看似简单,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

如果说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次旅行,那么教师应为这次旅行选取美丽的景色,构造诗意的花园,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开始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圆明园本是大清帝国六世皇朝在150年的想象力建造的一个梦,而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场洗劫,继而的一把大火,把这段历史烧成了刻骨铭心的耻辱,也给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底留一块难以愈合的伤口。多位特级教师执教过这节课,不同的执教风格,却传递出同样的悲情。在教学之初,王崧舟老师以读题入课,和学生一起认认真真地书写课题——圆明园的毁灭。“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师用沉痛的缓慢的声音说:“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国和法国两个强盗给毁灭了,再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抒发了痛惜、惊叹、耻辱、自强。而悲痛之情是全文基调,课堂教学也自然如此。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和学生一同恭恭敬敬的书写题目,朴实、平淡,然而于朴实中寓巧妙,在平淡中现真情,用心良苦的导入使课堂教学一开端就弥漫在一种无言的悲怆中。

好的开头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特级教师刘祥说:“语文老师的新课导入设计必须把学生的情感诉求和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二者在语文这个结合点上形成共振,如此,语文课才能成为学生生命的字样品,语文教学才有价值。”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直接针对教学目标而展开的第一个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导入方式,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在这种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为课堂教学打造良好的开端。

二、研读,拨动心灵那根弦

国学大师徐复观说“真正好的诗,它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的熔铸、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律也是生命的节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就是一首典型的心血之作,这首诗是作者陆游退居在山阴家中,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于痛苦悲愤中写下的一首诗。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

在教学这一课时,王自文老师紧紧扣住学生往往轻描淡写就忽略的“又一年”在教学中巧妙的创设情境。“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这样,把冷冰冰的“又一年”变成了一个个震撼学生心灵的数字,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诵读“一年过去了,5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65年过去了”学生不由自主的被教师带进几百年前的历史情境中,深刻体会到当时移民的期盼之苦,这样就让学生在磁场般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中体悟,在体悟中感受。当文本和今天的学生之间,作者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之间隔着一条鸿沟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巧妙的引导。语文课堂,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同时营造一种育人的磁力场,巧妙的拨动学生心灵中那根柔软的琴弦,从而让师与生之间、师生和作者之间生命与生命的紧紧契合,直至精神的水融。

三、结尾,余音袅袅尚绕梁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一个部分或是一个环节,那么它就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特作用。结尾的作用并不亚于导入,出色的结尾能让我们永远回味无穷,比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好的语文课总是有韵味的,好的教学结尾也是有韵味的,这份韵味,往往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绕梁不绝的效果。

一位老师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这样结尾:作者的写作对象是安塞腰鼓,作者是黄土高原人,西北作家写自己的家乡,充满感情,所以用了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感叹,把对当地的热爱之情传递出来。大家理解了他所写的,说明他的传递是成功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发现句式以及用词上的特点来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黄土精神。课的结尾正是围绕这一点结束的,从写作对象引到作者,引导学生意识到“语句传递精神”。笔者在讲授《小石潭记》时这样结尾:作者为什么会对小石潭中的“小景物”情有独钟呢?这小石潭的“小景物”让他获得片刻安宁,可是他被贬到永州,其抑郁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他的心灵是片刻的安宁、永恒的悲凉,课外,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石潭中的“石”、“水”、“树”、“鱼”、“我”等为题,写一段赏析的话。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与发现,学习就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白居易笔下的《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在于“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开端,还在于“大珠小珠落玉盘”精彩,更在于“四弦一声如裂帛”的结尾。同样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所追求的不仅是引人入胜的导入,拨动心弦的研读,更需要一个余音绕梁的结尾。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探索未知领域;更能架起课内与课外联系的桥梁,成为学习的新起点。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之体检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从而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栖居地。

上一篇:论发挥网络文化在构建高校校园诚信文化中作用... 下一篇:怎样让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知识“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