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的叙事策略探究

时间:2022-10-18 04:34:08

《湄公河行动》的叙事策略探究

【摘 要】由香港导演林超贤执导的电影作品《湄公河行动》,当之无愧称得上是2016年中国商业电影中一匹抢眼的黑马。该片自上映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突破了10亿元票房大关,在票房上表现不俗,着实给下半年一直处于疲软状态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在票房表现优异的同时,该片的内容也收获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并引发了理论界的广泛讨论。立足文本,对于该片的影像元素分析与商业运作成功的探索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该片的叙事布局、角色塑造、叙事功能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湄公河行动;叙事策略;布局;角色塑造;叙事功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33-02

一直以来,警匪类或动作类的影视作品都被观众所追捧,并获得广泛的关注。追本溯源,这主要要归功于警匪类或是动作类影视作品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和优秀的制作水平。近年来,我国的电影理论研究领域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对警匪类影片叙事成功原因的探索上。而《湄公河行动》优异的票房成绩则充分说明了它在商业模式和影像元素上的成功运作。基于此,将该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叙事学和视听语言方面的处理手段进行深入探究,则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叙事结构:紧凑而缜密的创新式布局

《湄公河行动》之所以能够获得极高的观众口碑和出色的票房表现,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它对故事的叙事布局上的精妙处理。

在以往的一些警匪类题材影视作品中,导演和编剧为了营造宏大的叙事过程,或为了提高作品的丰富感,往往喜欢在故事结构上做到“面面俱到”:既要突出各个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又要将原本简洁清晰的故事内容刻意复杂化,以求营造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效果。甚至还要在故事的主线外加入很多儿女情长的桥段,试图让整个作品的情感看起来更加丰富。但这些刻意杂糅进去的元素却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不会让作品整体加分,反而会拖慢故事的节奏,让内容整体显得松散乏力[1]。“想把所有方面都表现到位,结果所有方面都表现不到位”,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电影理论认为,“案件进展”才是警匪题材的故事核心,一切其他元素都要围绕着这一核心线索进行展开;视听语言的运用、故事内容的走向、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影像元素的处理,都要以“案件进展”为矛盾冲突的中心。安德烈巴赞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1962)中援引了波兰著名电影导演瓦依达的话:故事内容的起承转合,以及整个故事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都要紧紧围绕案件的发生、发展,到消解来展开[2]。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说,《湄公河行动》在叙事布局上相比于传统的同类型影视作品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为未来华语商业警匪类电影叙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新的优秀范本。

在《湄公河行动》中,导演林超贤没有使用传统警匪类型影视作品的叙事思路,而是着重力度把叙事的重点放在了我国公安特警力量首次境外执法的过程上,完整叙述了以高刚(张涵予饰)和方新武(彭于晏饰)两位探员带领警队精英远赴缅、老、泰边境智取大毒枭糯康的惊险过程,并弱化案件前期侦查和案件之外的故事元素,使整个影片从头至尾都紧紧地以案件的解决进程为中心,故事进展层层相扣,从而让影片整体节奏十分紧凑,有张力。不断抛出的情节点让观众的情绪被时刻抓住,并跟随着影片节奏一同律动,创造出优质的观影体验。

二、叙事基础:艺术真实的背景还原

善用真实故事进行改编创作是导演林超贤的一大特点,在《湄公河行动》中的表现也可见一斑[3]。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的事件。此事件造成“华平号”上的6名中国船员和“玉兴8号”上的7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其中1人失踪。这就是影片《湄公河行动》的事件原型,时称“湄公河惨案”。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一经发生,举世哗然。而当被老、缅、泰三国的军方怀疑是中国商船走私时,更令所有国人难以置信。随后中、老、缅、泰四国警方共同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经过接近一年的昼夜调查,慢慢地使以糯康为首的贩毒集团浮出水面;经过缜密的布控和大量证据的搜集,2012年4月25日本案主犯糯康在老挝波桥省被抓获。至此,“湄公河惨案”才算告一段落,所有国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4]。

由于案件核心侦办过程的保密原因,以及出于对办案人员安全问题的考虑,“湄公河惨案”的具体侦办细节公众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案件发生和进展的大致时间点。但尽管如此,林超贤却以高超的故事编排能力和对情节的驾驭力,在既定的框架下,以搜集的案件资料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为基础展开自己的想象,将故事情节合理有序地编写出来。从高刚得到情报马上动身前往老、缅、泰边境进行侦查,到和方新武联手带领突击队,突破层层阻碍最终生擒毒枭糯康,故事整体内容流畅、节奏紧凑;其中以高刚和方新武相互磨合、毒枭糯康和神秘接头人黑金交易、方新武寻找杀害自己女友的犯人并报当年之仇等多条线索并行的叙事模式,使得故事内容丰富又不喧宾夺主。这也体现出了导演林超t在叙事编排方面的优秀掌控能力。

此外,正因为《湄公河行动》是由于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而且事件原型又造成过轰动性的效应,并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因而对于本片的宣传效果与舆论营造起到了得天独厚的优异效果。这也是本片成功的又一要因。

三、人物设置:个性化的角色塑造

在影片中,无论是主角的个性塑造,比如高刚的果敢血性、方新武的洒脱干练,以及大反派糯康的阴险毒辣;抑或是影片配角的个性塑造,比如小毒枭占蓬的油滑奸诈,中国公安部长(陈宝国饰)的正气凛然,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不仅得益于演员的高超演技,同时更得益于导演林超贤对人物角色的理解。

在本片中,所有对于警察角色的塑造似乎都少了很多以往同类型影视剧中警察形象理应具备的高大全形象,而变得更加鲜活立体,更接地气。在本片中,警察的形象不再是以前那种固有思维中应当行为举止一板一眼、刚正不阿,抑或是完全不能掺杂任何私心杂念的形象。比如队长高刚和探员方新武两人在意见不合的时候会争吵;比如方新武重逢了数年前杀害自己女友的罪犯会动杀心,都是对以往同类型题材影视作品中警察既定形象的打破。导演林超贤让观众意识到,警察不是神、不是超人,警察也是普通人,也有着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在本片公映之前,林超贤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对于本片的理解,就是希望去还原电影角色在生活中的‘本来面貌’。这里说的‘本来面貌’不仅仅是指他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更多是还原他们的内在思想,以及每个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下建立起来的不同价值体系的认知。”林超贤的字里行间中,无不表现出他对于人物理解的细腻与缜密。同样,他也做到了他所说的对“本来面貌”的还原[5]。

四、叙事功能:“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构建

本片虽然从内在主题上看,是一部主旋律思维的影片,但它仍然能够获得广泛的观众好评,原因就在于影片对国家精神的弘扬。

得益于公安部对本片拍摄的支持,在《湄公河行动》中有很多对当下我国最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技手段的展示,也充分彰显了中国警察的果敢英武。本片的过程和结尾不仅内容上大快人心,在精神内核上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誉。树立起了一个很好的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林超贤也通过本片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和文化大国,有信心同时更有能力维护我国的和领土完整,中国坚决做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国家间的经贸、交通、文化、理念的交流和互融愈发频繁,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各国间的信息交换和经贸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加强了各个国家间的联系。但与此同时,地区冲突和经贸矛盾仍然广泛存在于世界上,并且在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中不断深入,由于利益原而产生的国家间博弈仍然不在少数。如何在这样的复杂国际形势中起到消解矛盾、促进共同发展,就成了所有国家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让“湄公河惨案”的悲剧不再发生,不仅是中国的愿景,更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愿望。

五、总结

在2000年以来,特别是在2010年到2016年这七年时间里,中国电影一直保持着飞速的发展。无论是在视听手段等技术方面的应用,或是对人文思想和理念构建的认识上,都有着显著的提升,整体上更为成熟。优秀的内容叙事与日俱增就是其显著特征,比如近年来上映的《叶问》作品系列、《美人鱼》、《烈日灼心》等票房表现优异的商业电影都是很好的范例。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创作者们更应当抓住机遇,“以技术带动画面,用内容架构作品”,兼顾视听语言与人文思想的融合。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促进国产商业电影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游w.电影叙事结构:线性与逻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2).

[3]李宁.类型开拓、身体呈现与全球想象――评析电影《破风》[J].当代电影,2015(09).

[4]百度百科:“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定义[DB/OL].

[5]闫安.林超贤的电影风格探析[J].戏剧之家,2014(16).

作者简介:

吕新阳(1992-),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编导与制作。

上一篇:即兴舞蹈创编要素的探索练习 下一篇:微电影中的影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