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安静一下好吗?

时间:2022-10-18 03:00:09

近来,我发现两个小孩对他们的妈妈都有些不感冒,甚至很抵触、反叛。本来温吞水的妈妈,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变得严苛起来,一般她是不会对孩子动手的,但是,她的言语里却闪着刀光剑影。这天,刚好是星期日,我悄悄地把小录音机打开,他们三个都不知道。

我先是听到孩子的妈妈在叫:“不要再睡了,都给我起来!”我一看时间,是早上8点多了。

一阵吵杂后,终于听到孩子们打着夸张的哈欠出了卧室。

又听到一个不耐烦的声音:“不要再磨蹭了,洗脸水都凉了……”于是,孩子们分别被赶到不同的卫生间里去洗刷。

孩子们上了餐桌了,黄点兵喜欢吃面包,黄点蓝喜欢喝稀粥,妈妈当场宣布:“不要吵了,都是稀粥配面包!”

哦,是中西合璧!可是孩子们都不太高兴,因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虽然都有自己想要的,但是也都有自己不想要的。

20分钟后,“不要臭着脸了,黄点蓝弹琴去,黄点兵写作业!”一个严母的形象跃然纸上。

渐渐听到了琴声,有些黯然。暂时没有妈妈的声音了。

电话铃响了,黄点蓝很积极地冲过去:“喂……”她妈妈已经跟过来了:“专心做你的不要接电话!”黄点蓝只好悻悻地扔下电话。

黄点兵这边呢?只听见他妈妈在教导:“不要把‘8’写趴了,不要把头埋下去……”

中午吃饭的时间,我把采访机里录下的东西当即放给全家听,孩子们都笑了,可是妈妈有些不解:“不要笑了,吃饭时间不要笑!”

我问她:“一个早上,谁的声音最多?”

“不要兜圈子了!有话快说!”她显然已经意识到我们要集体审判她了。

我征求黄点蓝的意见:“你有没有听出什么东西来?”

女儿看了一眼她妈妈与我会心一笑:“老妈好像喜欢用‘不要’造句喔!”

是的,孩子已经说到问题的实质了,这个妈妈动不动就以“不要”开头催人、唤人、训人。

“这有什么不好,要不,我都没有权威,否定句比较有力量啊!”妈妈也搬出一堆理由为自己辩护。

《爱尚》建议:

在这卷录音带中,母亲的话占五分之四,孩子只说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简短,只回答必要的话。母亲的句子中绝大部分是否定句,还有“不要穿这件衣服”、“不要弄脏地板了”、“不要挑食”、“不要用这种纸”、“不要看这个连续剧”……

人天生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当一个人总是批评你时,你的大脑很快就形成一个防卫机制,只要一看见这个人,全身细胞就紧张起来,进入备战状态,这个人讲的每句话,你都会先从负面去解释,先筛选可能的敌意,再处理语意。

当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拦阻你时,第一次你会勉强顺从,第二次你便不想让他知道,因为你不喜欢被驳回的挫败感觉,久了以后,便什么事都不让大人知道了。但是越是不想让大人知道,大人越是拐弯抹角地想打听出来,于是亲子关系就恶化下去了。

我们常常对越是亲密的人讲话越不小心,特别是大人对小孩,更觉得这样的“否定”特别解气、爽快,而忽略了孩子也有被尊重的需求。孩子大了,渐渐会有自己的主见,父母要学会尊重他的选择与感受,说话时要避免用“不要”这个字作为句子的开头,不要让孩子觉得“我在父母眼中一无是处”、“我总是被动”、“我没有自由”等。

心理医生说,孩子小的时候,这种被“不要“欺压的感觉会造成信心指数低落;如果孩子已经去外面读书,并有了自信心,这种说话方式又会使孩子回避你,而疏远彼此的感情。虽然孩子慢慢也会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经回路在处理的,心中知道该怎么做并不代表一定会快乐地去做、去接受。

其实,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在“恨铁不成钢”的幌子下,做些很不得体的傻事,比如语言暴力,比如用“否定句”教育教训孩子。何不如换一种商量的、肯定的口气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自己发现应该怎么做,表扬白的,他们自然就不喜欢黑的。著名的画家毕加索曾说过:油漆工会把太阳变成一个黄色的斑点,而艺术家则是把这个黄色斑点变成了一个太阳。我们有爱,更应该把爱当做艺术去经营。

(责编 兰臣)

上一篇:女人的示强与示弱 下一篇:为爱逼婚,痴情女孩的十年牢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