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意识

时间:2022-10-18 02:10:14

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现代教育的新特征。在课堂中如何体现这一理念成为教师们探讨的话题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必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这种理念和策略冲破了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对教学过程给予了重新界定,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培养良好合作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既突出它的异质性,同时又应尊重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每小组最好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不定期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应,是直接推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合作情境,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中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良好习惯

1.良好的组织纪律。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死”。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合作学习的基础是独立思考,没有个体的思考不可能有成功的合作学习。由于受习惯的影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主动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耐心帮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合作学习中,表达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和表达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精心设计合作问题,积极开展探讨活动

1、选择教材重点内容设计合作问题

我认为,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不是把这个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根据学生认识水平设计合作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不好,往往小组讨论、研究会冷场,或者偏离中心议题,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不能达到有效的互动交流的目的。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讨解决问题。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愿望

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内在发展规律,以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技能形成、个性发展及思想品德教育各个方面综合规划学习目标,从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多边互动、互帮互学;③巩固检测;④反馈矫正;⑤评价与布置作业这五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实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去。

五、适度给予合作指导,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要想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如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碰到分岐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等。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疑惑问题时,教师要俯下身来,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地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适量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的问题的策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能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每位学生都留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学生在整节课当中,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课堂气氛思维活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上一篇:让幽默之花在高中教育里绽放 下一篇:浅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