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我们的一种努力

时间:2022-10-18 02:07:03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从言。”段玉裁注曰:“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真诚,就是信。子曰:“人无信则不立。”说的是立人的问题,这是君子之道,如果没有“信”,那么就难以立足于世。做人尚且如此,写诗就更不用说了。《易经》里面讲:“修辞立其诚。”“修辞”,也就是写作,其目的在于“立其诚”,这就把写作和“诚”联系到一起了。法国思想家福柯在《何谓“直言”?》里面也提到“信”的问题,他说:“多数时候,在经典文本中,直言并不具有这种否定的意思,而是积极的意思。‘直言’意味着‘说真话’。但直言者说的是他认为是真的东西,还是他所说的真地就是真的?在我看来,直言者说的就是真的因为他知道那是真的;他知道那是真的因为它真地是真的。直言者不仅真诚地说出他所想的,而且他所说的还是真理。他说的是他知道为真的东西。所以,直言的第二种特征就是信念和真理的完全一致。”这里的“说真话”也就是一种“信”。由此可知,“信”是中西方的共识。没有这种信,谈什么写诗呢?

当下即是一个不信的时代。人们怀疑天空、大地、森林、草地,甚至怀疑水,在今天,恐怕没有人敢俯身喝一口水井里面的水了吧,更别说河流了。诗人们怀疑“文”、怀疑诗,怀疑语言。拜物主义和娱乐主义加剧了这种怀疑。而拜物主义又使诗成为通往名利的工具。诗歌已然沦作供人把玩的物件了。一方面,诗歌丧失了任何门槛,只要识字,皆可为诗。“世间一切皆诗”,没错,你的所见都是“诗”,但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写“诗”,即便写出来了,那是诗吗?这是世界观的问题,诗人要有世界观,这也是诗人“为何写诗”,“何谓诗”的问题。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一种世界观。另一方面,诗歌丧失了自己的特性。现今一些“网红诗人”,“红”的不是诗,而是这种方式,生产、包装、出售、盈利。这不失为一种“娱乐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红”,意味着诗已经成为“娱乐”大众的工具了,诗已非诗。这是娱乐时代的可怕之处。其背后所隐藏的就是深深的不信。因为不信,所以物化诗歌,因为不信,所以娱乐诗歌。其结果便是,自称为诗人的群体多如牛毛,诗歌届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其实,完全可以用夫子的话来形容:“觚不觚,觚哉 !觚哉 !”诗还是诗吗?这是令人忧心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至少“后西南联大诗人群”是真诚的。2013年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2014年,他们有了一个名字――后西南联大诗人群。这些诗人是:师大的学生侯知佩、李发荣、付冯选、少浮、李诗白、陈鹏、黄风凯、李芤灰约霸拼蟊弦档恼苑埠团碇庆堑取K们有着不同的故乡,侯知佩、黄风凯来自河南,付冯选来自甘肃,陈鹏来自湖南,彭智烨来自贵州,其他几位则是云南本地人。诗在这里变成了一条线,联系着彼此,诗是没有边界的。他们是活泼的一群,不同于那些书呆子。书本不能给人们全部,剩下的还需自己经历,所以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玩家”,不是“丧志”的“玩”,而是让生活变得有趣。他们喜欢去那些被人们视为“废墟”的地方,比如某个偏僻的村子,一个弃置的水泥厂,或者是那些并不华丽的角落,一个小小书店,老昆明人自营的小吃店。他们喜欢那些“旧”的东西,旧书、旧房子、旧桌子、旧椅子、旧箱子,旧的城市,比如建水,当然,还有老朋友。这些东西没有必要做旧,本来就是“旧”的。他们也没有必要伪装成怀旧的人,他们就是他们,仅此而已,没必要解释。当然,他们并不是反对“新”,只是在这些“新”里面,选择了比较旧的。他们热爱生活,忠于诗歌,他们“信”着。哪怕身边的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哪怕这个时代已经不信,哪怕潮流滚滚,迫使一些诗人改变初衷,加入怀疑的行列,他们依然信着。

对于他们而言,诗歌就是一种“信”,是“真诚”,如果可以化用王阳明的“致良知”的话,那么他们对于诗歌的见解就是“致真诚”。他们首先是“真诚”的,生活也罢,学习也罢,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玩”,也是基于这种信的,如果不信,怎么会去玩呢?然后他们写诗,写真诚之诗。其他青年诗人们往往还停留在“朦胧派”的空洞之上,他们认为唯有那些虚无的,难以琢磨的东西才有写的价值,他们却不信任眼前的事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后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人们为什么要写冬天的早晨、蛐蛐、雨、丧事、柿子、祖父、筇竹寺的罗汉、无名氏、绣花鞋垫、染发、收破烂的女人、打工、打谷机、窗外、火车、图书馆、街道、坟墓、河南兄弟、父亲母亲、庄稼、送别、周五的夜晚、劳作、橘子呢?因为他们“信”,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诗歌,相信语言,他们是真诚的。

他们为何写诗呢?最开始肯定不是什么“要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诗人”之类的,也不是什么“复兴诗歌的传统”。他们可能是因为某个人而写,一个曾经爱慕的人,那时候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啊;也有可能因为某一首诗而写,比如“门边的水井干了 /于是我们提着木桶和铁罐 /穿过屋后的田野 /去寻找溪水,看它是否还在流”。又如:“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常常看见灯光 /在山岗或荒野出现 /有时它们一闪而过 /有时老跟着我们 /像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又或者是因为某个事件,比如母亲给自己盖被子时,突然看到她脸上的皱纹;又或者是因为一次作业,老师让同学们写诗,结果就爱上了,写到了现在;又或者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喜欢写诗的那种感觉吧,当脑海里的句子,随着自己的情绪而结成一首诗,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这是自己最开始的“创造”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很可能已经忘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却一路写到今天,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写的诗也发生了变化,这难道不是人生中的惊喜吗?这也是“信”,他们从一开始就真诚地面对着这个世界,面对着自己的内心,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召唤。

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伟大的捕风”,说的是做一件事就像“捕风”一样,到头来两手空空,读书是这样,写诗也是这样。就像一个“捕风”的过程,当你的手伸出去,想要抓住风,它总是从指间溜走,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也许他们的诗并不能“流芳千古”,“彪炳千秋”,如同风吹过,他们也并没有想在诗歌界搞出什么大动静,标新立异,或者哗众取宠。他们只是写着,“伟大的捕风”之所以“伟大”也就在这,即便知道时间之河会冲走一切有形,让一切面目全非,他们依然信着。他们用他们的笔,写下真诚之诗,写下对大地、天空、水、阳光、空气、人的信。八十年前,“西南联大诗人群”信着,八十年后,“后西南联大诗人群”也信着。倘若他们的“诗”能记录他们这一代人的面貌,写出他们的心声,甚或引起另一些人的注意,那就再好不过了。

上一篇:北京高校研发状况 下一篇:卧底部队凶狠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