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影片看教育创新

时间:2022-10-18 01:21:13

从西方影片看教育创新

[摘要]教育创新是顺应当今时代要求的一种理念。通过《死亡诗社》、《蝶恋花》、《抹不去的光辉》、《修女也疯狂》等这几部西方电影,可以看到教育创新在教育过程中和教师任务的完成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影片 教育创新

在现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创新已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共识。禁锢的思想。一成不变的模式再也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教育创新应运而生。许多以学校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都体现了教育创新这一主题。

看过《死亡诗社》的人一定会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在校庆典礼上,学生穿着一样的校服异口同声地说着校训:传统、纪律、荣誉、卓越。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小时候上学的日子,更让我为西方老师们的教育方式和我们的很相似而惊叹,那种照本宣科,陈腐古板的神态如出一辙。然而影片中却有这样一位看起来既不高大又不英俊,甚至还有些滑稽的,吹着《扬基进行曲》的口哨从正门走进来,然后把学生从后门带出去的英语老师改变了孩子们乏味无趣的生活。这就是基丁老师。他让学生们撕掉书上权威人士关于诗歌的评价,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诗人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用心去品读;在足球场上,他鼓动一群身穿大红运动衫的学生一边尽情的奔跑、追逐、嬉闹,一边吟诵热情奔放的诗词:在原本严肃枯燥的课堂上,他让学生们站在讲桌上,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他让那些不爱表达的同学不停的旋转。使诗句从他们口中脱口而出……所有这一切,让学生们重新找回了属于年轻人的激情和勇气,让他们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梦想。让他们再一次向往飞翔。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耶鲁大学施密德特校长说过的一句话,“大学之所以成为世人所景仰的知识宝库,是因为每年新生的入学给学校带来了自己的学识和不同的经验,而毕业生除了一颗富于创造的心,却什么也没带走,是名牌大学的知识宝库不断得以充实。”也就是说,大学是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另外我们还要意识到,只有我们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和哲学理念来追求的时候。思想才能真正被解放,教育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在另一部非主流的西班牙影片《蝶恋花》中。格里奥老师没有进行说教,没有冗长的言论。而是巧妙的向男孩展现自然界最美丽的一面,正是这样一种创新的引导方式让一个在黑暗内心世界中迷茫并痛苦挣扎的孩子敞开心扉,走出了封闭已久的内心世界,摆脱了生活的阴霾,最终变成了坚强的男子汉。

在《抹不去的光辉》中,赫尔曼教练用奇特的方式训练着橄榄球员们,不仅使泰坦队所向披靡,还消除了队伍中原有的种族歧视。

还有那部让我记忆犹新的《修女也疯狂》。避难的二流歌手戴纳斯化身为玛丽克伦斯修女,她就像夏日里的清风,用歌声唤醒了修女们沉闷已久的心,拢住了学生们顽皮搞怪的行为…一所有人都在她的歌声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看过这些影片的你一定会对影片中这些耳目一新的教育方式投上一丝羡慕。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在学校的字典里永远都是圣经般的不可侵犯,硬套的校训,死板的形式,老师所奉承的经典就是言听计从,本本分分。刻苦认真的“乖孩子”。与其说是在搞教育。倒不如说是在搞“生产”。把学生放在用教育的准则做成的框架模子里,按下“照本宣科”的按钮,然后就批量生产出来了一群群麻木呆板,只懂得课本上知识的学生。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让我们老师在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心灵感受科学的奇妙,使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富于创新。而这些就要依赖老师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创新教育了。

上一篇:论动漫欣赏的高校普及教育 下一篇:音乐明星热衷“包装”的社会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