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谱改变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10-18 01:10:54

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谱改变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谱改变的相关性,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有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年龄、病情等。并通过相关数据研究将资料处理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脑出血、中医病理因素热和火因素、患者的意识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均会促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升高,然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会和患者的年龄、病史、瘫痪等级、心电图改变出现负相关的关系。各项心肌酶谱异常程度主要以CK、LDH和α-HBDH异常最为常见,其中脑血管病急性期间心肌酶谱异常程度主要以小于正常值1倍和在正常值1倍和2倍之间的为常见,即轻度和中度异常比较普遍。结论:在临床中,急性脑血管病以及脑出血病患者中伴有意识障碍的,其血清心肌酶谱容易升高,并且预后效果较差。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肌酶谱;相关性

急性脑血管病指的是一组起病比较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突然血栓造成的,脑栓塞会导致缺血性脑梗死,通常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晕眩,严重者会昏迷或者死亡。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中风或者卒中[1]。患有该病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心型、α-轻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等几种酶单项或者多项轻度异常,并且会随着患者脑血管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为了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和心肌酶谱异常的相关性和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段为65-84岁,平均年龄为(74.36±2.19)岁。其中脑出血7例,脑梗死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心电图异常4例。有心肌酶谱异常的有14例,其中肌酸激酶CK异常4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3例,肌酸激酶心型CK-MB异常2例,乳酸脱氢酶LDH异常2例,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异常3例;其中多项异常5例,单项异常9例。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相关性研究。

1.2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资料包括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年龄、病史、性别、偏瘫等级等,研究中医有火、痰、风、瘀,以及患者的脑出血等并发症。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研究,将研究的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患者脑出血、中医病理因素热和火因素、患者的意识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均会促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升高,然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会和患者的年龄、病史、瘫痪等级、心电图改变出现负相关的关系。本研究20例患者中,有心肌酶谱异常的患者14例,表明脑血管病急性期间心肌酶谱异常的发生率为70.0%。14例心肌酶谱异常的病例中心肌酶谱异常数目情况分析表如表1所示。各项心肌酶谱异常程度主要以CK、LDH和α-HBDH异常最为常见,其中脑血管病急性期间心肌酶谱异常程度主要以小于正常值1倍和在正常值1倍和2倍之间的为常见,即轻度和中度异常比较普遍。详情如表2所示。

表1 心肌酶谱异常数目情况

心肌酶谱异常的数目

例数

比率

单项

9

64.3

多项

5

35.7

表2 各项心肌酶谱异常程度分析

心肌酶谱类别

例数

心肌酶谱异常程度

T<正常值1倍

正常值1倍≤T

正常值2倍≤T

CK

4

2

1

1

AST

2

2

CK-MB

2

1

1

LDH

3

2

1

α-HBDH

3

2

1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通常会使用血清CK、AST、CK-MB、LDH、α-HBDH作为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检测的指标,其中AST和LDH在体内的分布比较广,特异性较差,在肾和骨骼肌中的含量比较多;CK在骨骼肌中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在脑组织和心肌中的含量次之;CK-MB主要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存在的比较多,心肌以外的组织含量较低,α-HBDH主要存在脑、心肌中[2]。对急性脑血管病和心肌酶谱改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有利于尽早对患者开展各项治疗,从而有效的降低死亡率[3]。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脑出血、中医病理因素热和火因素、患者的意识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均会促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升高。表明,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越重,脑水肿、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越多,血清心肌酶谱升高的概率就越大,升高的程度就越高,病情就会越严重,从而会增加死亡的概率。然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会和患者的年龄、病史、瘫痪等级、心电图改变出现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看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升高是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另外,各项心肌酶谱异常程度主要以CK、LDH和α-HBDH异常最为常见,脑血管病急性期间心肌酶谱异常程度主要以轻度和中度异常为主。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急性脑血管病以及脑出血病患者中伴有意识障碍的,其血清心肌酶谱容易升高,并且预后效果较差。

【参考文献】

[1]黄军辉.浅谈15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急救治疗[J].健康必读杂志,2011,15(05):162-163.

[2]唐妮娜,李依明.老年心血管疾病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08):125-126.

[3]李玫心,翟心洁,蔡明鸿.急性脑卒中后心肌酶谱及心电变化的研究[J].贵州医药,2011,27(04):337-338.

上一篇:前交通动脉瘤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下一篇: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干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