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制度探析

时间:2022-10-18 01:06:50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制度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助理选拔和培养途径以及如何发挥学生辅导员助理的作用,深入研究和探讨了高职学生辅导员助理选拔及培养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助理的作用,促进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02-01

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深入研究和探讨了高职学生辅导员助理选拔及培养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助理的作用,促进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度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培养的相关建议,最后对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系构架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助理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协调性。

有关助理辅导员的研究,在国外起步比较早,但称呼有别,为助理研究员,包括的种类也很多,不只应用于高校领域,在其他一些机构,如医院、法院等部门,其实质与作用与助理辅导员类似。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对辅导员助理的制度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在实际操作及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制度的一些改革措施,包括:

(1)研究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制度的对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A.有效激励,保持动力,充分调动辅导员助理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应优先考虑,使其在入党思想动机及党性觉悟上更早更快地接近党员标准,为发展学生党员提供一直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B.准确定位,控制情感,虽然辅导员助理还是学生身份,但在处理学生事务过程中,他们只能是教师角色。辅导员助理一定要注意角色转换,公正无私地处理 不同的学生问题。

C.适时培训,提高能力,学校应该为辅导员助理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D.建立制度,规范管理,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探索和制定适合本校的辅导员助理管理制度,规范选拔、培养、使用辅导员助理等行为,既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2)提出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培养的相关建议:目前,大多数辅导员助理主要工作就是协助辅导员完成通知,资料收集,奖勤助贷信息统计等日常管理的事务,长期这样繁琐重复的工作会使得助理学生们感到乏味疲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与成长。当前各高校对于团学组织干部的培养模工作日益完善,但对于辅导员助理的培养却缺乏相关的配套机制。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辅导员助理的培养机制和模式,帮助辅导员助理快速成长,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包括:

A.注重综合素质,言传身教悉心培养,由于辅导员助理岗位工作的特殊性,需要辅导员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培养其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以及娴熟的业务能力和社交礼仪等素质。

B.注重传承帮带,因时制宜各有侧重,针对不同年级的助理培养,在培养上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变化和不同的工作特性,因时制宜,有所侧重。

C.注重自我管理,鼓励自主创新,辅导员助理之间是一个合作团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与意识,不能一味把他们当成上传下达的机械工具,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团队力量和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敢想敢为。

D.注重明确分工,团结协作互相促进,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任务十分繁多杂,因此工作中除了横向的让助理负责到相应专业的学生工作,还可以将常规工作分模块让不同辅导员助理负责,有利于增强助理的自信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系构架,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助理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建立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系构架要坚持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A.建立科学完善的助理辅导员准入制度,在准入制度中,要重点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学习水平与能力、心理素质、群众基础、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建立由优秀学生干部所在团体择优推荐、专职辅导员亲自把关、公开面试、竞争上岗的助理辅导员准人制度。

B.全力保障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培训与培养工作,通过此项举措,可以实现学生助理辅导员自身发展与学生工作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实现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不断成长与班级建设的不断前进,实现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与学生干部队伍共同壮大,在此过程中更能激发辅导员对于工作的研究与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C.建立“述职”与“述学”相结合的学生助理辅导员考核制度,述职,即将所考察阶段所做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是对工作的回顾。而述学,是要求学生助理辅导员要对工作进行思考: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究竟有什么收获、学习到了什么东西、自身有什么样的提高。通过述学的方法来监督学生助理辅导员养成在工作中思考在工作中学习的习惯,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促进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的成长。

D.建立多层面的激励制度,首先,将学生助理辅导员的考核结果纳人到奖学金及先进表彰的体系中,可以较为直接地完善学生助理辅导员的激励制度。对于工作确有成效、表现出色的学生助理辅导员要重点表彰,号召其他学生助理辅导员及广大同学学习先进。与此同时,表彰不应局限于物质奖励的层次,更要对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工作给予肯定,对于选派学生助理辅导员的组织给予回馈,使得学生助理辅导员在原组织中同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华,吕晶,曾伟龙. 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的选拔和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6):28-29.

[2]王飞. 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07, 31(3):20-22.

[3]杨小姝. 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制度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报,2011,20(2):114-116.

[4]孙玮. 高校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实践与探讨[J].中国校外育,2010, 30(6):28-29.

上一篇:虚无导致的极端低温/高温是粒子运动/自旋以及... 下一篇:激励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