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进展

时间:2022-10-18 10:41:46

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进展

【摘 要】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及健康,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低位切除保肛术式,老年人容易接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了极大提高,据文献报道,这种术式治疗效果与Miles术无明显差异。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研究现状,其次,探讨了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77-01

1 前言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及健康,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传统的手术方法以Miles手术为主流,即彻底切除肿瘤,建立人工。人为地破坏了正常的排便通道结构,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高龄患者特有的思维方式大都难以接受此类手术,导致了一些患者因此放弃治疗。我们应该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尽量选择老年人容易接受的低位切除保肛术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便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 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研究现状

直肠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二位,中下段直肠癌又占直肠癌75%左右。以往为保证根治效果直肠癌治疗主要采用Miles手术,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经常拒绝任何治疗,因而根治术与保留功能成为低位直肠癌患者争论的焦点[1,2]。既要考虑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又要彻底地切除肿瘤,从而减少复发率,提高生存率。随着对直肠的解剖及直肠周围组织结构研究的深入和直肠癌病理、生理认识的提高,手术方法及吻合口器的广泛使用与不断改进,为此提供了极有效的帮助肠吻合器的应用[3]。双吻合器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明显地提高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4]。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肯定。选择实施保肛手术时,除了肿瘤的部位外,尤应注意肿瘤的生物学特征[5]。直肠癌的手术必须彻底清除筋膜脏层包裹着直肠后方的脂肪、淋巴、神经、血管等多量周围的结缔组织,而且其切除的平面应低于肠管本身切除水平,以减少局部复发,同时在此基础上力争保留[6]。从以上的专家观点来看,是在尽量不增加局部复发的前提下,可考虑行超低位切除术式以期达到保肛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需要我们严格掌握适应证,不会因保肛手术而增加局部复发。其次就是选择正确术式。术式的选择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同时要求外科医生熟悉相关解剖知识,具备精湛的手术操作技能。随着Heald等在1982年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这一新技术,我们在术中严格按这种技术的要求操作,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7,8,9]。目前认为直肠癌下缘2 cm是安全的,对低分化癌灶,若远端切除少于2 cm或术中有怀疑的患者应将远端冰冻切片检查,以保证远端无癌细胞[10]。吻合器技术的进步使TME的低位吻合变得更加容易,直肠残端在肛提肌以上保留2~4 cm即能安全吻合[11,12]。为了保证术后排尿功能及少发生障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外科医师关注的主要问题 ,为此 ,许多外科医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既确保根治性 ,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排尿及,确保术后的生活质量[13]。

3 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方法

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应注意一下要点:1.按TME原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尽可能不损伤盆腔自主神经。2.切除直肠系膜距癌肿下缘不少于5 cm,而切断肠管距离则依据肿瘤大小、肿瘤类型和肠壁受侵情况而定约1~3 cm。3.将直肠完全分离后根据情况采用吻合器或手工吻合,吻合前经直肠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冲洗。吻合完毕后用稀释好的碘伏生理盐水2000 ml冲洗盆腔

4 结语

总之,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直肠癌低位切除保肛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还能保留括约肌的功能,减少了术后排尿及障碍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老年中下段直肠癌结合术前及术后放化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准确掌握适应证,遵循无瘤原则,针对每个患者正确选择术式,仔细的操作尽可能的为治疗中、下段直肠癌老年患者实施保肛手术。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郁宝铭.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现状与展望.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8:32-33.

[2] 董新舒.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6):378-379.

[3] 雷建,黄炯强;低位直肠癌应用吻合器做保肛手术62例分析;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3; 45-46.

[4] 相建国,李煜庆、崔祥滨 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6,3:18

[5] 王立义,张少羽,郭建功;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选择;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9,01: 16-17.

[6] 甘雨 ,陈利生;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大肠病外科杂志;2004,4; 78-80.

[7] 翟春宝,田利军,贾守仁,王永刚;TME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大肠病外科杂志;2005,1; 51-53.

[8] 郁宝铭.低位直肠癌的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34-37.

[9] 赵宏,王海涛,陈少骥,高敏,张志德;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大肠病外科杂志; 2005,2; 25-27.

[10] 万远廉,潘义生;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术式;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3; 60-61.

[11] 汪建平.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回顾和思考.大肠病外科杂志,2003,9(2);69.

[12] 朱锦腾,余荣伦,魏保义,陈韬;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临床外科杂志;2004,s1; 53-54.

[13] 顾晋;直肠癌手术中盆腔植物神经保护和术后功能的关系;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3,02; 15-16.

上一篇:动机性访谈在脑卒中疾病患者Fugl―Meyer的应用... 下一篇:双腔胃管Ⅱ型在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