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

时间:2022-10-18 09:27:14

浅谈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

[摘 要]“当代文学”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而当代文学基础课是汉语课程中的必修课,关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中一贯都是以积累知识和识别知识为目的一种授课方式。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当代文学基础课的教学越来越备受关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在探索,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把文学基础课作为重点提上议程,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向度开展当代文学基础课程创新。本文全面论述了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并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15-01

当代文学基础课是汉语课程中的必修课,很多高校学生在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时,只是简单机械的进行应试训练,把当代文学基础课上的知识作为学习语文的关键法宝,只是单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文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随之逐渐转化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为主要内容。当代文学基础课除了需要注重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以及动手的综合能力。近些年随着教学的改革,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实践也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现象的发现能力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有对于文学相关特征的把握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当代文学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这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必须要进行创新,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文学发现能力差以及学习中文专业店的兴趣逐渐淡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文从比较热门的专业逐渐被大学生冷落下来,主要原因为了得到跟高的发展,社会就业严峻,工作的实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影视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文化”占据了血神有限的文化阅读空间,学生们根本无暇也不愿意读原著。

其次课时量严重缺乏。由于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前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现在不痛了,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强调素质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突出专业。这样,一般在大学本科低年级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就不得不使用这种变化需求而改变,适当淡化专业性,偏向素质教育。

最后学术研究的体制化导致文学基础教学的刻板和僵化。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学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它在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刻板冷漠。文学本身是感性的、具体的、生动鲜活的,但是,当今高等薛晓东额学术制度和分配制度,致使文学研究仅仅成了一种获得职称和津贴待遇的手段,不再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心灵的需要。

二、对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创新的探讨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学习文学基础的基本功,无疑就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传统的文学基础课教师一般只是简单的对文学作品的进行简析,如果只是单纯的收集整理品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部当代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根据作品中的众多因素来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对学生文学基础课基本功和专业鉴赏能力的一种考验。那么,如何在教学上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就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个与文学作品作者相关的小故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就是指提高学生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判断力。当代文学也存在着文学边界的模糊性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辨识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在当代文学基础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一种能力,能够辨别出文学作品的好与坏,也能够明白经典作品好的原因。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和沉淀多才能得到的。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然后去搜寻一系列的相关参考书籍进行解决。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是因为当代文学基础课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对文学性作品的概括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文学的体系、范畴、概念、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等是很关键的。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作品文学性的概括和把握能力了?让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精确的点评,能够道出文章的精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进行赏析文学作品的写作训练,这样就能够较好的弥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一些缺失。

4.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

学习当代文学基础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目的。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的一些方法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章的朗诵,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观点。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选择以小组与小组辩论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说让学生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因为在表达的同时,感性和理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束语

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创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发现能力、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这四点都没法离开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可以说与创新思维并存的。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诵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综合能力,课堂上的创新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温如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2] 杨洪承.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如何适应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江海学刊,2006(3).

上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2B+D技术在矿山调度交换机不间断割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