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职中计算机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08:04:25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职中计算机课中的应用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完成一个个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整个过程老师起辅助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计算机的专业课很多又是以操作为主,面对新软件的操作,很多老师往往只是简单地使用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对任务驱动法的使用,更加忽略对课堂任务的设计,而学生在老师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教育下,学习兴趣跟学习积极性下降。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中的必要性和应用。

关键词:任务;设计;计算机课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9-0000-02

Task-driven Method Useing in the Computer Class

Lao Ruiwen

(Zhongshan Technical Institute,Zhongshan528400,China)

Abstract:The task-driven method i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the teacher does not directly explain the course content,teaching content but to break into a series of tasks designed to allow students to complete one task through their own to learn the knowledge,master skills,teachers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process,students are learning the subject.

Because many of the computer and is operating mainly specialized cour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software,many teachers often use the spoon-fed teaching simply ignores the use of task-driven method,and more ignored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tasks,and students In such a boring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the learning interest decreased with the learning initiative.I contact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of course the task driven method in the necessity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Task;Design;Computer course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更是如此。作为职中计算机老师,应该用什么样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快掌握并能学以致用呢?我想;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其创新能力,是关键!那样才追得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本文作了以下阐述:

一、使用任务驱动法的必要性

传统的计算机课,往往使用原始的教学法:以老师讲为主――老师给学生演示所教授的内容,学生跟着教师操作。老师上课辛苦,学生听课乏味无趣,学习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学效能,自然也很不理想。

什么教学方法才是职教计算机课的金钥匙呢?

任务驱动法:老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学生完成了一个个任务,知识、技能也就自然掌握了。教与学,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辅助作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法符合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心理过程,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情景的驱动下,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求知欲望大大地被激发,培养出了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懒老师培养勤学生”。任务驱动法,职中计算机课历久弥新的教学方法,此法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任务驱动法就是职教计算机课的金钥匙!当学生“我想学,我要学,我能学”,你的课堂就已成功一半了。

二、任务驱动法在课堂上的运用

(一)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创设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就是驱动任务的设计,而驱动任务不是无凭无据的,必须根据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定。例如在word的图文混排一课中,根据这个目标设计出如下任务:如做一张教师节贺卡或者一个小电子报刊等,就算同一个任务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如男生多的班会更喜欢体育运动、汽车、电玩等为内容的电子报刊,宣传海报等,女生多的班则又不同了。根据学生特点去创设驱动任务,才能提高学习气氛,抓住学生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

一堂课的大任务通常难度比较高,包含的知识点多,所以学生很难一下子就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设计任务时,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地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学习模块,为每一个小模块设计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完成了一个个的小任务,大任务、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地实现了。这样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更易入门,循序渐进,学生提高了自信心和兴趣,促进了课堂和谐。

例如我在《excel数据的自动筛选》一课中,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大任务:根据资料excel工作表“破案”,某市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公安局刑警大队根据侦查到的线索请求同学们的技术支持,看谁最快帮助警察叔叔破案。接着又把这个破案的大任务分成五个小任务:

小任务一:作案者可能是个女性。

小任务二:性别很难判定,但听口音好象是O地人。

小任务三:作案者身高在1.7(含1.7M)以上。

小任务四:作案者年龄约在30(含30)到40(含40)之间。

小任务五:作案者好象姓陈。

帮警察破案,新鲜刺激!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完成了这五个小任务后,都顺利完成了“破案”这个大任务,教学目标也轻易达到了。每个小任务完成都带给学生一次成功体验,个个学生脸上都露出满足的笑容。

(三)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

又例如在word输入文字和简单排版等课中,一些老师只是简单抛出“任务”:请学生自己在word中录入和排版,但是会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玩游戏,少数在慢吞吞地录入文字,即使录入完的同学根本不知道怎样去排版,学习效率降低,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什么造成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呢?问题在于缺乏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良好的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在上课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具有吸引力的、具有开放性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会很多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采用竞赛、互助的方法去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学生之间竞赛的方法,有利于激励学生有上进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例如在“发邮件贺教师节”一课中,我提出竞赛的方法,并且提出了用竞赛的办法看谁能最快地学会发邮件给老师,能在老师所规定的时间内学会发邮件的,评为“邮件高手”,并加10分来进行鼓励,并鼓励已加分的学生自觉地去辅导所需要帮助的学生,并按照公式“所辅导学生的个数×2分”来再进行相应的另外加分,每个任务完成后,老师身边就涌现出一批的得力助手了,有了他们的帮助,老师的任务能顺利的完成。这种竞赛、互助的方法也实现了“培优扶差”的目标,为任务驱动法在课堂上的实施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五)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组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当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老师需要及时并适当地作出点评,或者让学生自己点评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或者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因为对任务的点评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好时机。

每当学生完成了每个大任务后,我都会挑选出那些完成得很多的同学的作品,用多媒体广播系统当场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鼓励他们,并给他们每人加10分。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把一些优秀作品打印出来贴在课室的“学习园地”上面,同时让他们作成功的经验介绍。另外完成得一般的同学,就动员完成得好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帮补”。这种对上机任务及时作出点评的方法我经常用在课堂上。

三、事实证明,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5年来,我在带很多班级参加广东省计算机中级或者全国一级考证,考证的通过率一直能保持98%以上。我觉得用“任务驱动+及时点评+一对一帮扶”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能确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牢固地掌握好老师传授的新知识、新任务,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联系教学实践的教学体会,浅谈了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中的必要性和应用。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符合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心理过程,因为它能使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情景的驱动下,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培养其具有自主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也有利于计算机老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希望从事计算机或者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抓住任务去驱动法这个利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2]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第176期

[作者简介]劳瑞文,女,广东中山人,中学二级教师,广东省中山市技师学院北校区,大学本科。

上一篇:单片机电铃系统设计浅析 下一篇:如何做好房屋建筑质量全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