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以及防控措施的探讨

时间:2022-10-18 06:42:43

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以及防控措施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经济也在平稳快速的增长,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名列前茅,近几年来,随着物权意识的增加,人们对加强工程质量与工程管理越来越关注,尤其关注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该问题是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较为严重的问题,是目前绝大多数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剖析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因混凝土本身的可塑性作用以及约束性问题,容易导致混凝土在硬化之后其内外结构中会出现许多微型孔洞和气穴,甚至出现细微的裂缝。对于大体积型的混凝土硬化处理,在硬化过程中本身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将会导致混凝土的内温急剧升高,而出现较多的裂缝。混凝土一旦受到负荷承载或温差变化等因素影响,所有潜在的细微裂缝会贯通扩展,以至于形成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的裂缝。因此,如何在混凝土硬化过程加入技术处理,控制裂缝是施工所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相关概述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经过水化热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气穴与细微裂缝,经过高负荷承载后所出现的肉眼可观察裂缝。经过研究发现,目前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

1、水化热化学反应的影响

混凝土的核心凝胶材料是水泥,而水泥在混凝土的浇筑完短期内会发生强烈的水化热反应,即水泥的水化生热。大量的水化热短时间内集聚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在冷却过程中慢慢释放出热量,如此混凝土中心温度远高于表层温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了差距较大的温度阶梯,内外部压强发生变化,表面形成拉力而内部形成聚合力,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拉扯的中间地段出现裂缝。

2、楼板的物理性反应对其造成影响

楼板的弹性作用会导致支座处的负筋下沉,这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3、温差对混凝土的裂缝影响巨大

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由凝胶材料在水化热过程中发热所决定,其中还包括浇筑温度,而浇筑温度同外界温度是成正比的,如果外界温度短时间极速降低,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出现差别,由此引发巨大的温差,极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4、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对裂缝程度的多少及大小其决定作用

混凝土当中的水灰比要控制在0.24-038之间,其最大的可控制范围不能超过0.6。而当今普遍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原料的投入,降低成本,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与浇灌质量,经常加大水灰比例,往往超过了最大可承受0.6数值,在凝胶材料水化热后,多余的水灰就会以固体颗粒的形态残留在混凝土当中,或者形成气泡,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大面的气穴,降低了混凝土的实际抗荷载力量,引发裂缝。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作为目前主要的施工材料,其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混凝土存在的问题,以及容易引发裂缝的情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出以下几个主要裂缝控制技术。

1、强化混凝土设计

混凝土的组织结构要素是混凝土存在的的必要前提,从其组织结构要素出发可以实现从根源上控制裂缝。在对混凝土设计时,应该采用中强性能与强耐久性的材料与集料胶,避免使用强度太高的材料,以此来实现控制混凝土表层出现大面积的裂缝。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而引起裂缝,可以适当采取在承台表面增加钢筋用量的方法,它可以起到加强结构整体性能,控制因温差而出现的裂缝大小。

2、强化施工检查

在对楼层的混凝土完成浇灌任务后,要隔天对其做出测量,查看内部结构是否完整,在混凝土之上,不允许吊卸重型材料,造成对混凝土的冲击。24小时之后可以按照轻重缓急以及楼层高度做出规划分层,尽量吊卸轻小型材料,做到轻放,减小对其“着力支撑”。对在施工计划中所需要搬放重型材料的部位应建立结构性支架,或者缓冲模板,预先采用加密立杆或横杆,以此来增加模板支撑架的支撑强度。通过以上方式,实现对区域内混凝土的减压抗冲击处理,防止内部因剧烈冲击震动出现板面震动出现“共振效应”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3、注意混凝土配置比例

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要严格按照规定配置。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如果注入了容易吸收的骨料,其干缩就会增加,其中的含泥量增加时,也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状煤灰材料,或者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抗渗性,有利于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操控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掺配比例,其中包括浇捣工艺、工人操作水平以及结构剖面等现实情况,合理选择最佳的混凝土设计方案,针对施工现场资源量大小,适时调整配置比例。

4、施工后期复查要到位

保温保湿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降低混凝土的的块体自我约束力。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降温速度,利

用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范围,控制其本身由温差引起的伸缩效益。在保护环节中,要适当提高护养温度,它有利于减少内外温差,有效的缓解外表降温速度,控制温差应力,这有利于混凝土自身抗力强度的增加。在护养环节,应该搭设防雨布,进行保护性遮盖,同时对周边环境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止雨水倒灌,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施工连续性。最重要的是,在混凝土硬化阶段,要对其失水现象作出合理认识,在适当温度下进行补水活动,避免在高温下施工,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要做好与之适应的浇水保护工作,这样可以控制因内外温差引起的拉力变化,所形成的大面积裂缝。

三、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具体措施

1、混凝土裂缝成因中温度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的使用量,可以改善骨料级配比,优化浇筑混凝土配比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但要注意粉煤灰量的使用,可以增加浇筑混凝土的密实度帮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改善浇筑混凝土断裂缝成因,降低混凝土的最终收缩值。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利用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合料,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浇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及其抗裂极限能力。

5、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中对贯穿性裂缝的预防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贯穿裂缝是最常见的一种裂缝,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逐渐发展为深层裂缝的一种间接性裂缝,情况严重的会最终形成混凝土贯穿性裂缝,在形成的过程中切断了混凝土结构的断面,贯穿性裂缝可能会破坏整个浇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对整个工程结构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一旦出现贯穿裂缝,要想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就相当困难,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防止贯穿裂缝的发生。

2、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一是采用分层段筑砼。该种方法能够促进混凝土的散热,使得内外温差降低。二是改善配筋,防止集中应力发生,从而提高抗温应变能力。为了防止裂缝产生,就必须在孔洞周围会出现应力的地方配置一些钢筋。在此过程中,钢筋的配置一定要按照科学比例进行。三是后浇带的设置。设置后浇带主要是针对平面尺寸过大的砼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外部约束力以及温度应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散热,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有所降低。四是加强养护工作。进行养护指导,一方面可以及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温度及时反映。

结束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来,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光秀梅.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6(01):12.

[2]高建嵘.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J].科技信息,2012(36):27.

[3]徐洋.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J].施工技术.2011(13):67-68.

上一篇:关于现阶段电力工程监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土建施工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