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中的民族文化论文

时间:2022-10-18 05:49:08

品德课中的民族文化论文

教师无疑是教育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民族地区的教育局、民族(宗教)局等相关部门应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培训,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只有精通并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首先,在开展活动时,应尽量扩大参与范围,不是只有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而是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使所有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从而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其次,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在开展“六一”文艺会演、运动会、新年晚会等活动时,把民族文化贯穿于活动之中,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例如,在文艺会演时,增加壮语山歌、壮语快板、壮语民间故事等节目;在运动会中,将打陀螺、扳拳、抢花炮、板鞋竞速等民间游戏改编为适合儿童的体育活动。近几年,庆乐小学每年举办“壮族文化传承活动节”,全体师生和嘉宾、家长一起参加唱山歌、跳竹竿舞、做五色糯米饭、品五色糯米宴、玩民族传统游戏(打尺子、抛绣球、打陀螺、滚铁环、顶竹子、跳房子)等民族文化活动,其乐融融,嘉宾和家长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

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课。再其次,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年武鸣县的“三月三”歌圩是壮乡的文化盛会,如果学生能够借此机会,展示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那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2011年,庆乐小学“勒庆乐”艺术团在武鸣县“三月三”歌圩上一炮打响,壮语山歌《欢乐齐欢乐》、壮语快板《旦事》均荣获一等奖。这些节目还参加了广西电影制片厂“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拍摄活动,走向银幕、走向全国。在活动中,学生都为自己是壮族人民的一员而感到由衷自豪。

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传授民族文化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品德课的重要资源。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优秀的民间艺人担任某些民族文化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壮文实验学校还可以编写民族文化乡土教材,引入课堂,让民族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世代薪火相传。庆乐小学在这方面就进行过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2010年,学校聘任了享有壮族“山歌王”美誉的蒙水生担任学校的音乐教师,专门教学生学唱壮语山歌。

现在,全校每个学生都会唱至少两首壮语山歌,课前唱山歌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之,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教育资源,使品德课上得更有内涵和深度,更有地方特色。学校应大力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学生全方位与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亲密接触”,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然,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其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这样,品德课的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刘艳欢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庆乐小学

上一篇:现代传媒与民族文化论文 下一篇:杂技培训艺术民族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