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讲学稿”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10-18 05:14:05

浅谈“讲学稿”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讲学稿”的出现,顺应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学稿”教学使教师由原来带着学生走进书本,转变为学生预习后带着问题走进教师,学生由题海战术转变为先思考后提问;教师由原来围绕本本转,转变为教师围绕学生转。

关键词:讲学稿 教学

为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本学期我校开始实行“讲学稿”进行教学,先学后教,当堂释疑。在“讲学稿”的实施过程中,感触颇多,在此就使用“讲学稿”进行教学的模式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讲学稿”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讲学稿”是集学生的学案、作业、笔记、复习资料及教师的教案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一份“讲学稿”在手,目标明确,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讲学稿都有明确要求。“讲学稿”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预习步骤及预习的内容,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走,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让预习达到实效性,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学生在预习时经过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对于哪些知识能够理解,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清楚明了,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在“讲学稿”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分析研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都是在“讲学稿”的引导下自己解决的,他们一次又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了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更多的学习任务。

在具体授课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精讲点拨的内容,针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或难点,教师通过设疑、小组讨论、“兵教兵”等形式进行突破,这样留给学生的表达机会增多,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增多,在交流中甚至是辩论中学知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讲学稿”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学习能力,先学后教,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讲学稿”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限于课堂时间,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要么非常简单,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要么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仓促做答,说不到点子上,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长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使用“讲学稿”,就可以事先将课堂预设的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合作讨论探究,这样,在具体授课环节时,因为学生事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在答案的生成上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由于在设计讲学稿时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方法,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的探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方法?结果学生除课本上的拼接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外,还想到了用圆规截取线段的长度,通过比较线段的长度来得出中位线和第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想到了把一对同位角剪下,通过角的重叠――验证角相等从而得出中位线和第三边的平行关系。

(2)作∠AEC的平分线EF(3)连接AC,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4)过点C作CM∥AE交AB于点M,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证明。

课堂上每组学生都不甘落后,思维活跃,特别是第四种证明方法出乎意料之外。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能发现探究出这么多证法,让我深感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讲学稿”教学使教师由原来带着学生走进书本,转变为学生预习后带着问题走进教师,学生由题海战术转变为先思考后提问;教师由原来围绕本本转,转变为教师围绕学生转。通过“讲学稿”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新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改变了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讲学稿”中设计一些讨论题、操作题,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的威严不翼而飞,师生之间和睦共处、教学相长得到了真正意义的体现。

三、“讲学稿”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形成教学合力,增强了教师的团队精神

“讲学稿”是集体备课的结晶。我校通过细化轮流主备,强化集体研讨环节才能完成一份“讲学稿”。每份“讲学稿”的完成都汇集了每个教师智慧,发挥了他们各自的专长,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果和质量。从备课到“讲学稿”应用的这一过程中,我从每一位教师的身上学到了不同的教材处理方法,重难点突破的方法,例题突破方法等等。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己不断地吸收各种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维,提高了教材处理能力、全面地把握教材的能力及设置问题层次能力、题型变式能力等等。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四、使用“讲学稿”教学存在的困惑

“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是讲学稿教学的一大特色,是我们教师追求的境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由于“讲学稿”的使用要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预习效果好,则教学效果好,预习效果差,则等于零。因此对于所带的基础差自学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按要求独立完成“讲学稿”较困难,再加上八年级学生课程多作业多,常常不能自觉独立的完成预习作业,常有同学为应付检查而草草完成了事,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是使用“讲学稿”的困惑一。

虽然“讲学稿”在设计上已充分考虑到了全体同学的情况,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同学的情况都不尽相同,预习能力不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在"讲学稿"的实施中,总有些同学的预习不尽如人意。一节课下来,有些同学还不能很好掌握“讲学稿”上的有关内容。虽然课后及时补差,但总显得杯水车薪,以至于“日日清”、“周周清”的教学要求总不能达成。

总之,目前的教学模式尽管存在着不足之处,但只要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其优缺点,发挥优点,正视缺点。本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时想办法,结合本校实际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摸索中进步,在实践中提高。相信我们的教学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的。

参考文献:

[1]王敏勤.教法就是学法,教案就是学案.天津教育.2006.3

[2]邱林,邓蝴梅. 基于校本研究的讲学稿教学初探

[3]王达新.从“教案”到“讲学稿”.各界科技与教育.2007(8)92~93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改革尝试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