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鸽霉形体病等

时间:2022-10-18 05:02:45

1 病原。鸽霉形体病又叫鸽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致病性霉形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养鸽者的一种头痛病。

2 症状。初得此病,因为是呼吸道的关系,所以鸽喉咙经常出现“咔咔”的声音;有的鸽子也会眼睑肿大,经常流水,并拌有厌食、缩颈、不愿飞翔,排的粪便是乌黑色,呈冻状或清水样的粪便。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就会迅速传染,全棚的幼鸽无一幸免,感染率是100%,成年鸽也会有少数发病。这种病通常在发病7天后,鸽子就会开始死亡,就算能活下来,也是骨瘦如柴,废鸟一只。

3 治疗。①将病鸽关离棚外,服用乙酰螺旋霉素,一只鸽子刚开始服的剂量是2片,1天1次,隔日就会见效。为了防止二次感染,应该连服3天,治愈率达99%。

②每千克体重用链霉素100毫克,壮观霉素100毫克,庆大霉素1万单位,肌肉注射。

③红霉素0.02%,泰乐菌素0.08%,饮水给药,连用3-5天。

④0.04%-0.08%金霉素、土霉素拌料,或每只50毫克,连用4天。

⑤强力霉素0.01%-0.02%加三甲氧基苄氨嘧啶0.05%-0.1%,连用3天。

⑥链霉素每只每次50-100毫克(5-10万单位),四环素或金霉素,每只每次0.1克,每日2次,连服4-6日。

⑦土霉素0.04%-0.1%,金霉素0.04%-0.08%,红霉素0.2%供饮水,连用4-6天。

4 预防。①不要与其它禽类同场共养,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泰乐菌素等。

②预防本病应特别注意种用鸽苗的自繁自养,一定要引入种鸽时,也应先隔离检查,证明无病者再合群饲养或配对。

③还要加强对原有鸽群的观察,发现可疑鸽立即隔离治疗或淘汰。

养鸭遵规律 降耗增效益 洪文学

一、鸭采食的昼夜变化规律

在自然光照下,鸭群在一昼夜内有三个采食高潮,分别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加强早饲:鸭群在黎明时食欲特别旺盛,此时喂饱、喂好可使鸭子增膘长肉特别快。要定时放牧,放牧应在鸭早、中、晚3次采食高峰时进行,其他时间让鸭群休息或将其赶入水中,劳逸结合。如需饮水给药或拌饲给药,最好安排在鸭采食高峰时进行。

二、鸭产蛋的昼夜变化规律

蛋鸭产蛋主要集中在午夜以后到黎明以前这段时间,通常不会在白天产蛋。为了提高产蛋率应做到以下两点:

1 晚上10点准时关灯,停止照明,以保证蛋鸭在次日凌晨1-4点的安静环境中产蛋。如发现鸭产蛋普遍晚于早晨5点,并且蛋小、个数较少,证明其日粮中精料不足,要及时按标准增加精料。

2 如果鸭子在白天产蛋,则多是因饲料单一、营养不足、早上放牧过早或鸭舍内温度高、湿度大等恶劣环境所致。应有针对性地改善其饲养管理条件,并暂时推迟鸭子每天早上的放牧时间(8点)。

三、种鸭的昼夜变化规律

种鸭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在广阔的水面进行。因此,要充分利用种鸭早上和晚上的高峰期将其赶到较深的水域,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四、酉时病的昼夜变化规律

酉时病是因鸭子每天下午酉时(5~7点)发病而得名。该病发作时鸭子剧烈骚动、快速聚堆,导致部分弱鸭被踩踏致死,死亡率为17%~24%。此病是由于运输应激所致,所以应尽量减少鸭子远距离运输前后的各种应激。鸭子运输后数日内,于每天酉时前1-2小时在日粮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便及时制止酉时病发生。

五、免疫应答的昼夜变化规律

家禽对免疫制剂(疫苗、菌苗等)敏感性的强弱呈昼夜周期性变化,白天敏感性差,免疫应答迟钝;夜间接近凌晨时,肾上腺素分泌最多,免疫应答最敏感。所以家禽(包括鸭、鹅、鸡)的免疫工作在凌晨进行效果好。

上一篇:泥鳅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下一篇:微耕机的使用与养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