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记“实”

时间:2022-10-18 04:05:54

记者要记“实”

提及此文的题目,确是老生常谈,也是新闻写作入门的“ABC”,然而在实际采写活动中记者不记“实”的事乃至造成假典型、假报道出笼,这不能不引起广大专业和业余新闻工作者的警觉和重视。

陕西《华商报》近日披露了一个假典型、假省级劳动模范“诞生”的过程。获得1999年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郭尚旺,是该省泌阳县泰山庙乡泉河村小乔庄的一名游手好闲的农民。他精心施展骗术,骗过了当地党政领导,骗过了前来采访的报纸、电视台的记者,后又经当地媒介的大肆宣传,最终骗得“省劳模”的奖杯。

姑且不谈当地党政领导受骗,仅从前去采访郭尚旺的记者们不记“实”的做法分析,从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深刻的教训。

――只听只记不核实,酿成新闻要素失实。郭尚旺原不是村党支部书记,但他为捞取资本对记者称自己是“支书”,当村里人和记者提出疑问时他又浑水摸鱼说真支书是“老支书,我是支书”,此时记者便停止核实,让骗子郭尚旺面对摄像机接受了采访。此后,当地报纸也就依样画葫芦以党支书的名分予以报道。传媒的公开报道为郭尚旺的骗局起到了他本人起不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事后,郭得意地对别人说:“报纸电视都说我是村支书,那还假得了。”

――只看死材料不作实际调查核实,造成新闻主体事实失实。骗子郭尚旺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请当地乡政府办公室的一位聘用“秀才”捉刀,炮制了由他自述编造的事迹材料,一份名叫《建好党支部,甘为农民拓富路》,另一份为《种菇致富的带头人》。当一些记者到泉河村采访时,为图省事他们只阅看了这两份材料,都没有进行认真的调查核实,以后刊播的报道成了这两份死材料的翻版。当骗局被揭穿后,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的调查与核实时,才发现事迹通讯中几乎所有重要事实,或是凭空编造,或是移花接木,或是夸大其词。

郭尚旺的骗局被戳穿后,又由于他打着骗来的“省劳模”的旗号四处诈骗,终于被司法机关拘留审查。善良的人们(包括记者)被骗子郭尚旺耍了一回。问题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可能还会出现李尚旺、张尚旺之类的骗子,我们的记者该怎么办?答案也很简单――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做记“实”的记者,不记虚、不记假、不记空、不记水。

上一篇:富有渗透力的“心理武器” 下一篇:从两篇报道谈“新闻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