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模式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

时间:2022-10-18 03:18:06

运用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模式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

在新高考背景之下,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日益剧增。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知识,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时作为教师,更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学案探究模式的诞生,给我们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带来了无限思考和学习空间,以及学习乐趣。“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方向的“传授式”教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的设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八年级读的标准方面要求是“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3万词以上”。围绕这六个标准,为这六个标准服务。通过导学案中具体内容和适当方法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从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SEFC)系列教材使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成为可能,并为贯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供保证。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科普知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故事、衣食、经济、体育等内容,涉及的社会生活面较广,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这套教材丰富的内容使我们在备课时与教学中可以从文本的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合乎逻辑地挖掘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

二、关于快速阅读训练的设计

快速阅读是从素材中迅速而全面获取有用信息的科学方法,也是高效的思维方法、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快速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两个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然后设计几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判断正误或单(多)项选择,或有关主旨大意的问题,也可以用教材Comprending中的问题来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总之,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过大,让学生尝试只要快速阅读一遍便可进行回答的成功感,营造良好的成功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关于仔细阅读训练的设计

在把握了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阐述和发展主旨大意的主要事实,或者按要求寻找特定细节。这个环节中设置问题的难度应在把握了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增大,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也要涉及文章的隐含之义,要求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设计这类问题,可用suggest(暗示)或in-tend(打算)这类词语进行发问。学生经常采用逐词逐句进行阅读的方法,这样读一篇文章,尤其是较长的文章,很难抓住作者的思想脉络,很难在头脑中对阅读材料形成整体的概念和印象。这样阅读,往往在只言片语上滞留时间,在细枝末节上花费精力,无法从词汇的树丛中找到思路的森林。

四、关于阅读重点、难点训练的设计

这是整个导学案的重中之重,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语言点和新的语言现象是通过本环节进行探究的。但教师的讲解不宜过多,可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把正面讲解转化成句型展示或创设问题情境,题型要多样化。在重点、难点训练的设计环节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并使之渗透在导学案设计和培养学生认知的过程中,进而为培养能力服务,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避免传统教学的刻板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关于阅读课达标训练的设计

达标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层次性的训练,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发挥各种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选题要紧扣《课程标准》要求,题型要与NMET接轨,特别是针对高考新题型。教师还可以直接把课本所附的练习置入本环节,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归纳、讨论、总结、回答并进行探究,从而发展智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导学案探究模式使教与学形成合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渐渐学会运用英语思维自然表达,并愿意把英语语言作为实现扩充性的途径,乐意把英语学习看成自己的内需,充分发挥主动性,实现课内课外的自主学习。

教师必须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说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将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消除疑问,这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成填空形式,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也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线索;精选和设计有代表性例题,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提示,这样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的习题要精选,要紧扣学习目标,一定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要切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宜,兼顾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巩固知识和运用技巧、方法等,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师利用导学案进行英语教学,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的英语学习,使教师的英语课堂延伸到课外,并使英语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取得又好又快的进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想拥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师还需要在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而不是盲目的标新立异。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上一篇:看似无意,实则匠心 下一篇: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