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中生阅读文言文兴趣的方法

时间:2022-10-18 03:14:41

激发高中生阅读文言文兴趣的方法

【摘要】高中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意义非常重大,关系到学生的人生发展、人文素养的完善。但目前高中生对文言文阅读普遍缺乏兴趣、疲于应付,所以探索一套激发高中生阅读文言文兴趣的方法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一种现实需求。本文在认真分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对症下药,提出一些能够激发高中生阅读文言文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阅读文言文兴趣;激发;方法

一、文言文阅读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性及现状

毋庸置疑,文言文阅读对于我国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如下:一是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如2011年各地语文高考真题文言文部分分值:湖北和重庆为19分,上海为28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到答题水平,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再造和学业发展。二是文言文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积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壮大。文言当中包含了古代人、事、意、境,出现无数的文人骚客、锦绣华章,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积累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三是文言文当中不乏各种名人轶事、高尚信仰,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领悟其中的道理,传承我国的优秀思想,才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最终的目的。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缺失的原因分析

文言文的重要性远远不止以上所述,所以激发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任务。但是目前,在高中生当中普遍存在对文言文缺乏兴趣的现象。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当中,大多数学生只浮于应付文章后面的习题,在之后的文言文学习当中,刻板僵硬,缺乏灵活性。根据很多教师的课堂观察和学生反映,高中生对文言文阅读缺乏兴趣的原因大致如下:首先,由于文言文当中的字义、语法等与现代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学生从字面上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难以入门。其次,由于古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风气等等的不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即使读懂了字面意思,在理解文章的逻辑和内涵上也有相当的难度,不知所以然。再次,一般的情况下,文言文阅读之后都会有相应的习题要求,然而对答题的惰性或者恐惧,都会减弱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三、激发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方法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要想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首要的条件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参与度即指学生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所投入的时间精力、情感态度和反映速度等的多少程度。

如果文言文阅读对于学生本身就是一道难以攻克的壁垒,课后再加上繁重的习题任务,无疑是雪上加霜,学生望而止步,大大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课后练习从数量上要适量,从难度上要适度,要既能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又能适度地巩固和检验所学的知识。另外一种方法是一种较为普遍适用也是较为受欢迎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的目的在于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除此之外,一定形式的互动方式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情景剧等。这些互动活动让学生以主人公的精神,从某一个方面或角度来认真解析文章,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家实现交流和共享。

2.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学习本身是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激发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也是如此。首先从字词抓起,掌握文章当中实词和虚词的使用方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这样的几种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比如文言文中的“妻子”一词是指妻子和儿女,但现代单指妻子;词类的活用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然后上升到语句,文言文的语法和白话文的语法还是有很多差别的。在理解大部分字词意思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读懂整条语句的意思,反过来也有助于理解全部的字词,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最后就是对文章的写作顺序的把握,比如插叙、倒叙等。在此过程当中,仍需遵循数量上由少到多,质量上由简到繁的原则,一步一步扎实稳步向前。

3.让热情成为兴趣

一旦发现学生有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就要把握好时机,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觉得文言文阅读不再是难题,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这就需要老师持续的辅导和调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发展。

四、总结——让文言文阅读成为一种需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以无限的热情和力量投入其中,孜孜不倦。高中生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字能力和较强的领悟能力,一旦被激发了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潜力是无穷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用以上所述的方法给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减轻学生负担,重视多媒体和互动游戏的利用。由此一来,文言文阅读就不再是一种让高中生头疼的负担,而是倍受欢迎的繁重学习之余的轻松时刻,读着古人的华章丽句,穿越诗情画意、人文山水,体验另一番情景。成为一种需求,一种优雅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静.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J].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11(3).

[2]吴莉,卞酉霖.分析语法结构“活”背文言字词[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

上一篇:突出两个中心 转变教学方式 下一篇:开启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