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18 02:59:36

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

摘 要:面对高职生学习动机相对较弱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真正发掘高职生的学习动机并加以有效激发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文章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分析范式,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介入式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等方式获得数据资料,进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归纳,从质性分析的角度找出了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本质因素,并提出了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扎根理论;高职生;学习动机

作者简介:丁佩芬(1976-),女,浙江奉化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王若明(1961-),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之影响因素及激发机制研究”(编号:2015SCG250),主持人:丁佩芬。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8-0045-04

学习动机是推动、维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并使之趋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也是决定学习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1]。因此,针对学习者的学情状况,有导向性地开展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策略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或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的意义。当前该项研究在我国已产生一些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所针对的对象大多是基础教育或中职教育领域,由于高职学生学情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个体间的学习效果差异明显,因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开展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更具有现实挑战性和紧迫性。

当前,高职学生的生源情况普遍较复杂,主要包括:高考第三批录取的学生、一部分优秀中职毕业生、“3+2”五年一贯制学生、单考单招学生等等。复杂的生源导致了相对复杂的学情状况,即学生录取成绩总体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个体间学情差异较大、学习动机明显不强等,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相对不浓,学习热情相对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不明显等特点。学习成绩是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体现指标之一。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从2014年第一学期学生参加期末考试的结果来看,参加本次期末考试的学生总共有3669人,其中需要学籍预警的学生有83人;达到退学边缘的学生有31人;因不及格学分达到退学条件的学生有5人;需要补考的学生达到 1225人次。以上数据充分显示,由于学习动机的缺乏,使得高职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难以保证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而眼下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等,现有研究鲜有从受教育者自身因素来加以考虑,特别是很少从质性分析的角度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激发机制的理论加以研究。面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相对较弱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真正发掘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加以有效激发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2]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比较,逐渐形成理论框架,其在数据分析上,具备一套严格的系统化分析程序,主要包括:产生概念并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入、对数据和概念进行反复比较、发展理论性概念并建立概念联系、理论抽样且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以及理论建构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摆脱了传统理论研究中常见的“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论证观点”的演绎研究方法,这种演绎研究方法的最大不足在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论在研究之前已经形成”的尴尬局面。而扎根理论研究与此不同,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机理,研究者参与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环境中,采用介入式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等获得数据的方法,系统、详细地描述、反思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理论并提升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3]。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范式来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之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激发机制。具体来说,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数据、分析数据,进而提取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影响因素,然后再通过对学习动机核心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研究,最终提出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机制。

(二)研究设置

1.研究对象的选择。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采样集,挑选48名采访对象,其中,女生28名,男生20名,从大一、大二、大三选择人数依次为18,15,15人。所有访谈对象年龄均在19岁-22岁之间,其专业覆盖机电、计算机应用、旅游、电商、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应用英语、国际贸易等9个专业。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随机性选择访谈对象,随后的第2-4阶段随着深入研究的需要,访谈对象的选取采用理论抽样法,选择学习动机相对较差的学生,以期找到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2.访谈内容的设置。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您感觉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什么区别?

2)您对目前大学生活的学习环境感到满意吗?

3)您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否对所选专业有所了解?并且是否感兴趣?

4)您有信心学好所选专业的所有课程吗?并且会为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吗?

5)当专业课程学习遇到困难时,您是否会为之付出努力,克服困难?

6)是否会和任课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比如口头的、书面的,或者QQ等交流方式,您更倾向于哪一种交流方式?

7)您对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感到满意吗?

8)您觉得一节课45分钟内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多少分钟?

9)是否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

10)对老师布置的项目或作业得到老师认可或表扬时,是否能获得自我成就感?

11)在您看来,哪些因素更能提高您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究步骤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数据分析范式,本文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所达到的目的和参与访谈的对象如表1所示[4]。

各阶段详细研究过程说明如下:

(1)阶段1的数据采集以小组谈话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创建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的表现、结果、原因和策略等4个初始类属的一系列代码;

(2)阶段2的数据采集采用半结构化的个别访谈形式,受访者回答与阶段一相同的11个问题,以及研究者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思考。研究者每次只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这一类属寻找相关关系;

(3)阶段3采用选择性译码,选择影响学习动机的核心类属,将类属之间彼此关联,建构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因素的初步范例模式;

(4)阶段4重在检验和解释阶段3中建立的范例模式,构建与范例模式相一致的影响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机制。

需要特别对阶段3的数据进行详细说明,如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

(一)学习动机的范例模式

根据前述的研究步骤,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比较、分析,得到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范例模式如图1所示:影响因素的发掘促进激励机制的制定,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积极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好坏也能反馈式地协调激励机制的改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本研究将在第4阶段提炼与该范式一致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并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学习动机的表现

高职生学习动机的表现具体体现在:(1)课堂自控能力弱。高职学生经常会有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发生,且旷课现象也较为严重。课堂上玩手机、讲闲话现象较为严重。(2)作业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随随便便完成甚至不完成,抄袭现象严重。(3)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上遇到困难,不会查资料,不询问老师,也不与同学探讨。(4)学习没有目标。因高考成绩不理想,高职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有一定自卑感,总认为自己学不好,更不会为自己制定一份短期或长期的学习计划,时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结果分析

高职生学习动机所导致的学习结果有:(1)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能非常好地适应专业相对应的岗位工作,在专业技能岗位上不能马上上手,或者说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岗位工作适应期。(2)部分学生中途退学。因为没有学习目标,不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学习上不付出努力,导致部分学生中途退学,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四)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学习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自身因素:主要是学习没有兴趣,对学习没有自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元认识策略缺乏,以及缺少正确的归因观。教师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上完课就离开教室的现象较为普遍,缺少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没有给学生布置有意义、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方式设计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等。学习环境因素:没有建立以岗位群为依托的学生职业体验实训中心,现有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同学之间缺少“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提高高职生学习动机的激励机制

(一)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元认识策略

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可以被学习者自我评估、自我监管和自我调节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高职学生要学会对自我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自我学习采取一定的监管和调节措施。当学习效果不明显时,高职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为自己制定一份近期和远期的学习计划,并且根据专业课程的难易度来为自己制定一份时间管理表,这门课程较难的,就多花时间,若是简单的则少花时间。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查资料或者主动与老师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只要主动学习,充分运用元认识策略,学习能力是一定会提高的。换句话说,成功的学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学生,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者。

(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

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因为高考的失利而选读高职院校,他们把自己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归因为自己学习能力不强和考试难度太大这些内外因中的稳定因素。高职学生在学习归因上的不正确倾向,导致他们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缺乏行为的坚持性,形成恶性循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能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高职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应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或考试运气和机会不好这些内外因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增强自己今后努力学习的坚定性。高职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上面,才会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高职课堂教学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高职教育的育人特点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高职教师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应用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式,提高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并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构建特有的实践教学环境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学校必须构建以岗位为依托的职业体验实训中心,以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和职业流程模拟教学的需要。高职学生只有在职场的真实情境模拟中学习,才会进一步提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拼

高职院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拼,通过技能大比拼,突显出一部分专业功底扎实的“明星”学生,并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专业技能比拼“你追我赶”的高职院校特有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伯黍.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0.

[2]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3):23-36.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27-329.

[4]楼连娣,庞维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扎根理论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4):84-88.

上一篇:借鉴与思考:论高职院校对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下一篇:“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