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出土的铜器

时间:2022-10-18 02:34:13

1977年冬天,山东沂水县西南40公里刘家店子村的农民在村西高岗取造河滩地时,发现了两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出土了陶器、铜器、金器和玉石器等各类文物600余件,相关资料从未公布。今将出土的几件精美的铜器做一介绍,以使读者先睹为快。

两座墓葬一大一小,南北并列,属于夫妻异穴并葬墓。一号墓规模较大,随葬器物较多,墓室内埋葬有近40个殉人,墓主应是男性,二号墓墓主当是其配偶。墓葬西侧有一车马坑。

二号墓出土铜鼎9件、缶2件、编钟7件以及壶、提梁罐、盘、F各1件。其中一件铜缶,口径22.7厘米,高54厘米。盖微鼓,盖中有一兽首捉手。两侧有兽首耳,高圈足。腹饰环带首面纹。铜F器形独特,器身狭长,器表饰蟠螭纹,流为牛头形,两侧有突出的牛角,牛的眼睛是两只小牛首。车马坑除了出土一批铜车马器外,还出土有铜鼎、鬲、盆、扁壶各1件。它们应是埋葬在车马坑内御者的随葬品。(图1、2)

一号墓出土遗物总计487件。按质料可分为铜器、陶器、金器和玉石器等四类。其中铜器157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55件、乐器38件、兵器29件、工具杂器31件。这些器物均比较厚重,鼎、鬲多有烟炱痕迹,有些器物有使用磨损痕迹,当为实用器。椁室主要出土墓主人随身佩戴的玉石器、几件金器和一件“莒公戈”。

在众多的铜器中,除了椁室出土的“莒公戈”“莒”字有些漫漶不清外,还有35件有铭铜器。11件平盖鼎中,一件盖表面中央有一环钮,立耳微外侈,平沿外折,半球腹,蹄足内侧有弧形凹槽。盖和沿下饰蟠螭乳钉纹,足上端饰兽面纹。腹内壁有铭“公铸鼎”三字。豆7件,其中一件口径23.6厘米,高36.6厘米。形似盖豆,半球状盖,盖顶有八瓣镂孔莲状捉手,盖沿有四枚兽首小卡钮。器盖饰鳞纹、蟠螭纹,圈足饰镂孔鳞纹。内底有铭文“公簋”二字。壶6件,盖略鼓,盖顶有二盘龙捉手,颈两侧有兽首衔环耳,颈、腹饰蟠螭纹、变异夔纹。颈部有铭文“公铸壶”三字。盆2件,其中一件黄太子伯克盆,全器满饰突起的蟠虺纹和乳钉,肩两侧有兽首衔环耳。覆钵形盖,上有三虎钮;盖中部二铺首衔环,盖沿有四枚兽首卡钮。该器造型、纹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传达出山东北部不同的文化气息。盖、底同铭:“佳正月初吉丁亥,黄太子伯克作其盆,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铃钟9件,栾和鼓部有铭:“陈大丧史中高作铃钟,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图3-8)

其中有明确国别的只有黄太子伯克盆和陈大丧史铃钟。然而,黄国远在河南潢川,陈国也在河南淮阳一带,并且黄、陈两国,国小力弱,其间又隔着鲁、莒,势力难抵此地。这两座墓葬显然不会是黄国或陈国的墓葬。而“莒公戈”的前一字又有些漫漶不清,单凭此定为莒墓,似乎有点牵强,所以墓主的国别判定只有从地望及葬俗方面着手了。

据《水经・沂水注》、清道光《沂水县志・封疆》等有关文献考证,刘家店子一带在春秋时当属密邑。在刘家店子墓葬修建时,密邑属莒国。

就墓室结构和埋葬习俗而言,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和莒南县大店、临沂市凤凰岭春秋墓有许多相似之处。莒南县大店原为向国地。据《左传》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莒人入向”的记载,大店两座墓葬的时代为春秋中晚期,其时向邑已归入莒国。莒南大店二号墓又出“莒叔之仲子平”编钟,因此大店两座墓属莒墓无疑。同样,刘家店子两座墓葬亦当为莒墓。

从刘家店子墓葬的规模、专门的车马、为数众多的殉人、丰富的随葬品,特别是一号墓出土的鼎、簋、壶、戈等铜器铭文中都有“公”字等现象来看,墓主绝非等闲之辈。

传世的春秋时期的《莒侯簋》铭,其文曰:“莒侯少子祈乙孝从……作皇妣吴君中妃祭器八簋”,可知莒侯所用乃九鼎八簋之制。莒南大店两座墓葬都出土7件陶鼎,从陶器看应是七鼎六簋之制,墓主生前可能是大夫一级的向邑封君。刘家店子一号墓出土11件平盖鼎、7件簋,二号墓出土9件鼎,其墓葬的规格应高于莒南大店两座墓。据此可证,刘家店子墓的墓主身份应与莒侯相当,是一国之君,这两座墓葬应该是莒国国君及夫人之墓。

上一篇:赵孟\和“吴兴清远” 下一篇:归去来兮――赵孟\书画珍品回家展展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