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民间音乐生态保护的思考

时间:2022-10-18 01:39:41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民间音乐生态保护的思考

摘要:文化部于2007年6月批准在泉州、厦门、漳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首个汉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设立和优化,使该地区成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保护区的设立和优化过程中,认真思考有三:其一即关于增强和构建音乐文化整体性的生态研究的思考;其二是关于增强和提升“文化自觉”理念的思考;其三关于“以人为本”促进文化生态的生活生产、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的思考。通过保护实验区的设立与运行,俾使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抢救与保护,俾使文化国宝大师与文化瑰宝免于流失与消亡。

关键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学;文化自觉;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于2007年6月9日正式批准泉州、厦门、漳州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我国首个汉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将更好地优化生态环境,对闽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它充分展示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是促进闽南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泉州市作为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区,文化底蕴丰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99处,有11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泉州的民间音乐已有12项目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泉州南音、泉州北管、泉州什音、泉州笼吹、德化山歌、德化三通鼓、晋江深沪褒歌、南安道教音乐、永春闹厅、泉州大鼓吹、泉港打正鼓、泉港文管。其中南音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泉州在抢救和保护泉州民间音乐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整体的文化生态现状仍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民间音乐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的重点并不是物质层面(乐器、道具、具体的表演载体等)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其生态保护对象所指是民间音乐的发明、制作、演唱演奏技巧、工C谱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当然,所有的民间音乐也要通过人、乐器的“物化”演奏,但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目标则仍然是其“本体”,今天,如何进一步优化民间音乐“本体”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和谐存活、健康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一、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学科理念之运用与实践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J.H.斯图尔德是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而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以及沃依达等则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使这一学科理论日趋完善。今天,文化生态学应是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也是文化生态学理论与文化生态保护实践相结合的生态园式的生态保护实践基地。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即闽南文化是来自中原河洛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海洋文化等长期的、社会的、自然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而形成、产生的。如何对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独具闽台地域文化特色的闽南文化生态进行保护,既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学科理论,还要涉及和运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去观察、疏理与剖析;另方面还要努力做到探源、求实、存真。探源即我们要努力认知今天闽南文化是怎么从中原文化演变而来的,从中探悉其文化生态、生境之流变;求实即是对今天闽南文化社会的、自然的生态、生境,尤其是本课题闽南民间音乐生态、生境的现状有精确或较精确的了解;存真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学为主要方法的文化学,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的理念,逐步摸清或基本摸清闽南文化生态、闽南民间音乐生态、生境现状,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当然,文化生态学面临着加快学科建设的任务,而它的完善和应用,对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促进的作用,而文化生态的保护则更是个伟大的、长期的工程,是个促进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巨业盛事。

二、关于增强和构建音乐文化整体性的生态研究思考

以往,对民间音乐的研究,更多侧重于艺术形态单方面的研究,或是更多的习惯于肢解活态文化的整体形态,各取所需编撰自己的文本,缺乏或很少建立把民间活态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文明传统的活态文化来研究的理念,今天,我们尤须运用文化地理学新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和认知民间音乐之所以千年传承而不衰的真谛,既要研究其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人们利用空间方式,也要研究各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等,从而更好地对当今社会变化以及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选择还是融合”这一难题进行剖析,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其文化内涵、文化价值、文化生态等音乐文化整体性的深描和研究,以寻回和构建民间音乐生存传衍的良好态势。基于此,我们务须把研究视觉指向:

1.文化内涵。民间音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其音声包括声音、概念和行为,通过音乐文本、乐谱、乐器弹奏、人的演唱,把音乐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在声音、概念、表演行为的感受下感受音乐,或喜、或悲……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之所以千百年来受到当地百姓的喜欢,除了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外,文化内涵应是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

民间音乐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音乐,历史地、生动地、真实地表现了当时“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且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也有所保存和反映”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83页。]。泉州民间音乐的代表性乐种――南音为例,其音乐是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的,南音有四十八套指和千首以上散曲,呈现其人文内涵的多样性、丰富性、历史性。经梳理后归纳为七十一个故事中,有出于宋元杂剧、南戏,有脱胎于明杂剧、传奇、小说,有从传统戏曲、曲艺移植过来的。其曲目内容反映的时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汉、唐,如散曲《苏秦》中的《去秦邦》、《当初贫》》;《孟姜女》的《一间草厝》、《拜告将军》;《王昭君》的《出汉关》、《山险峻》;《唐三天取经》的《蒙我佛》、《叫师父》等。攸关宋、元、明、清的戏曲、曲艺故事的散曲更比比皆是。其他如别具一格的北管,以及委婉动听的民歌、褒歌,以及高吭闹热的大鼓吹、闹厅、什音等,反映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广泛多样令人叹为观止,或曝世态之炎凉、或褒烈女之忠贞、或贬奸佞之误国、或赞爱情之如一、或出将入相英气逼人、或钟鼓齐鸣轻歌曼舞,或其字字珠玑、声声感人,或其留下时代的印迹,存活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们是传承下来成了现代和传统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见证,具有无以替代深刻的历史、人文的思想内涵。

2.文化价值。“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深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原生态地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色,放射着该民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发展方式的神韵,体现出该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 [注:参见同上书,第86页。]泉州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文化、是文化活化石。它同样包含丰富文化资源,是巨大的文化财富,鲜活生动地记录了民族、种群文化史的活化石,极其珍贵。其文化价值在于它“是生活中文化智慧,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保护、发展可形成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既有利于文化的恢复、发展,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 [注:参见同上书,第86页。 ]泉州民间音乐作为闽南地区民间乐种,其文化价值更体现文化模式、文化形态、文化标准、文化观念等的文化多样性,它与其他乐种形成了文化特异性与适应性并存共生的“和而不同”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泉州民间音乐多样性文化价值也体现在自身本体的人文内涵与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前者或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或悲或喜或怒或嗔;后者有指、谱、曲,艺术意蕴虽以典雅静逸为本,但也不乏有激荡欢悦之情之声。

三、关于增强和提升“文化自觉”理念的思考

“文化是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人文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归根结底也是属于文化的范畴”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282页。]。关于文化遗产的分类,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我国目前通常采用二分法,即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它也基于其根源于人类文化现象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是于研究主体的研究视觉也必然呈现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有关文化定义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个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注:参见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897年版,第99页。]。今天,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并非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在保护之中求生存谋发展,已故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的“文化自觉”的理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四句话,即是他对“文化自觉”的高度概括。他强调“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仅要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去判断异民族文化的“优劣”。“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基于此理论,当前我们对地域性的民间音乐的保护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要有“自知之明”。泉州民间音乐作为闽南地域性的民间音乐,华夏民族音乐的一员,一方面我们要认知被广泛赞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为代表的泉州民间音乐的无比珍贵性、独特性,以及其艺术含量的精湛与完美;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看到泉州民间音乐客观存在的情况,由于各乐种之不同的音乐文化内涵、艺术特征、表述程式、呈现功能,而造成其生态不平衡,或萎缩或日趋消亡,而更大的一个原因,即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给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一些赖以生存、传衍的民间音乐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传统的民俗活动日渐衰微,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年青的一代对古老的民间音乐陌生了、淡漠了,这都给民间音乐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而不是盲目地去做出切实可行、有创意、正确的、良好的保护规划和决策措施。

要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准建立,标志着政府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的高度重视,其“实验”二字更具启示与警示作用。这也说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是一项严肃而谨慎的工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尚处于探索性的试验、实验阶段。由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系千百年来在民间产生、形成、发展的,它们经历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存活下来,今天,泉州民间音乐的诸乐种,其所呈观的文化生态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了,要让泉州这些古老、优秀的民间音乐存活、发展下去,就要寻觅、谋划、创建适宜于其生存下去的文化生态及文化生态环境,因此,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是加强对现遗存的古老、优秀民间音乐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生态坏境的考证与研究,以资借鉴与实施保护。加强对现遗存优秀、古老民间音乐的文化生态及生态环境深入地进行“地方性知识”的考察调查,进一步摸清家庭传承、族群传承、乐社传承等文化生态、生态环境,以及其产生、形成、发展脉胳,并在“地方性知识”调查全过程中做好访谈记录及图、文、音、像、谱工作,使采集的资料力求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持久性。

文化转型自主能力,不是要我们把传统文化转化或异化,而是启示我们如何开创新思路,使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其具有良好的文化生态能健康地存活和发展。君可见街坊村舍乐社在南音演唱弦管声声进入百姓家,君可见南音进中小学课堂、泉州师院艺术学院创办了南音系,君可见泉州规划11个闽南文化生态基地已呼之欲出,君也可见新加波湘灵音乐社南音通俗化表演、台湾汉唐乐府南音古典与现代相结合表演形式等。今天,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没有什么捷径及现成好办法,只有提升我们政府和民众的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转型自主能力,才能作出正确的、良好的保护措施,促进和加速实验区健康地发展。

一、 关于“以人为本”促进文化生态的生活、生产、经济建没的和谐发展的思考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它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它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之中的活的内容。它无法被强制地凝固保护,它的生存与发展永远处在’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346页]作为民间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地不能被强制地凝固保护,它的生存与发展永远处在“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也即永远处在生活、生产的活动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人,其保护主体也是人,“人”是决定因素,如一旦老艺人离世,其身上承载的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随之消亡,因此,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人为本”,必须深刻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遣产的公共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个保护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审视几千年来以多民族劳动人民为传承主体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公共性背景的存在和意义,把人民大众、农民作为传承主体,意味着千年少有民族文明内部整合、发展、创造的时代机遇的到来。

当务之急即是对泉州进入闽南文化保护实验区的十二个民间音乐项目传承问题,即如何保护好传承人,即对在世老艺人做好建档工作,尤其是七旬左右老艺人更应先做,组织专门工作班子进行运作,其内容应包括艺术简历、艺术成就(包括代表作、传承弟子等)、主要代表作录音录像,以及抓紧抢救那些独具艺术特征的、濒于失传的民间音乐艺术技艺及整理、编撰艺术专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传承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虽然是“指负有保护责任、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团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356页。]

不论是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都要靠人去运作,需要热爱此项工作、忠于职责且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的人去运作,试想当年若无杨荫浏、曹安和两位教授之执着,那世上就没有《二泉映月》流芳于世,所以我们必须在实验区设立伊始,即着手做好组织、培训文化生态保护的专业人员,并落实到乐种、乐种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乐种生态活跃地区,以及科学制定和良好的执行文化保护工作的方案和规划,“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与发扬。”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357页]。

关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人才培养、配置与使用尤需具科学发展观和多元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政府文化部门是主力军,文化部、文化厅、文化局、文化站,以及社会民众等,其中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配置要如何具有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文化、编委、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在艺术院校专业设置与客观文化教育发展需求方面必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计划性。我们深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和配置唯有在科学发展观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五、结语

泉州市作为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工作备受全国瞩目。在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己经全面展开,规划亦陆续出台,闽南民间音乐作为闽南文化中一员,其文化本体具有鲜明独特性与兼容性,它与闽南方言文学、戏曲、民间舞蹈、民俗、传统体育竞技、民间信仰、宗教音乐、消费习俗等闽南文化主要保护项目与艺术门类是相互依存、千丝万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我们在闽南民间音乐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中,必须多侧面、全方位地多作思考,遵循国家文化部有关颁布的方针政策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对保护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要遵照试点先行、总结巩固、规划交流推广[注:参见宋闽旺《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意义和作用》一文,载于《泉州晚报》,2007年7月19日,第13版。]的指示。我们深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各级文化部门精心指导下,在闽南厦、漳、泉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下,作为闽南文化百花园中的闽南民间音乐的保护工作定会不断的取得新经验、新业绩、新成果。[注:根据海郝资讯网 2007年7月11日报导 11个闽南文化生态基地为:鲤城浮桥和江南文化生态基地、丰泽东海虫寻埔文化生态基地、晋江安海文化生态基地、惠安惠东文化生态基地、石狮蚶江文化生态基地、南安官桥水头文化生态基地、安溪茶乡文化生态基地、永春桃城五里街文化生态基地、德化瓷都文化生态基地、洛江马甲罗溪文化生态基地、泉港山腰峰尾文化生态基地。]

上一篇:设计:回到disegno再出发 下一篇:空间界面与展示空间形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