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时间:2022-10-18 01:23:24

浅谈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摘要: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给小组命名和制定小组公约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课堂是分组合作学习的主阵地,积极性评价是分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催化剂,制定好奖惩制度是分组学习高效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分组合作 课改

我校2012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按照“二三五”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其中的“二”是“二贯穿”,就是教师要把学生的“情意驱动”和“思维构建”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新课改的理念是要求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新的课堂教学必然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尝试了分组合作学习.所谓分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的共同学习,它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它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那么如何开展分组合作学习呢?

一、 合理分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学习小组内形成与学习任务相适应的、个体之间能够有效交流的差异结构首先是确定分组办法。第一种是自由组合,由老师定小组人数(一般为3—6人/组),学生自由选择,组合成学习小组;第二种是抽签定组,由老师定小组数和每组人数,组员由学生抽签而定;第三种是老师编排,由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来编排小组。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形式(课内与课外),选择分组办法。我认为初中生采用自由组合,教师调整的办法较好。全班把男、女生分别按优、中、差成绩搭配,4-6人为一组,先定组长,全班学生共同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再由组长和组员自由组合,第一轮组长是男生的,选女生,是女生的选男生,以后每轮都选同性别、同层次的同学,直到选完为止,然后教师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再做微调。

二、 给小组命名和制定小组公约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方式有接受式学习变成了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进步;管理由管理个体学生变成了老师管理小组小团体了;故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宣布小组成员需共同遵守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1)合作前要认真自学,积极思考,独立得到较为正确的结论。(2)协作完成任务,共同进步。勇于承担任务,既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互相探讨,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3)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干扰他人,不讲题外话。(4)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见解、不同方法,等他人说完后再补充。(5)在小组汇报时,实行潜能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生评价的约定规则,每个同学都要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逐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6)小组长要负责本小组成员的扣加分统计,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7)共同监督其他组的学习纪律。(8)小组逐步由“一帮多”到“多帮一”的转变,直到人人都优秀。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

三、课堂是分组合作学习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中,按以下步骤实施分组合作学习:(一)、目标定向。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布置学习内容。(二)、组内学习、交流。首先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教师轮流参与各组的谈论、交流。(三)、组间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结论和方法,然后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不断地摸索,我归纳出了数学课汇报的步骤:1、读题(汇报展示时,必须先说要求,要念题,可自念或带念)2、审题(说题的大意及对题目的分析过程)3、说方法(即解决问题的方法)4、说感悟(说对数学现象、数学规律的感悟与体验,强调知识要点)(四)、教师小结。根据各组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五)、课外学习。教师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主要是由小组合作完成的探究性作业。

四、 积极性评价是分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催化剂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分组教学强调在组织教学和指导交往时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循循善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较多地使用积极性评价,从而使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同时我们还通过定期评比“最佳学习小组”“优秀小组长”“最佳互助伙伴”等增强“分组学习”的实效。

五、 制定好奖惩制度是分组学习高效的有力保障

刚进行分组学习时我没有制定好分组学习的奖惩制度,课堂不好调控,教室到处在嚷,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后来我认真思索,与班干部、小组长共同讨论,制定了相关的奖惩制度,既有小组内部考核的,也有组间和班级整体考核的制度。不久,学生上课认真了,讨论激烈而有序了,课堂秩序井然了,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

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分组学习,学生们学会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积极陈述自己的见解,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对别人提出的疑问能耐心的解释,尽可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分组学习,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师生的视野。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保证合作的效率,而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分组学习中,这些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上一篇: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