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课堂多元评价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17 11:49:00

尝试课堂多元评价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果?始终是一线教师感到棘手和困惑的问题,如果在自然评价、即时评价、多元评价等方面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那么效果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关键词】课堂;多元评价 ;培养兴趣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做出适时、恰当、自然的评价,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求知愿望的目标,无疑是课堂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一、平等和谐,追求自然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怀揣赏识和激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不抱偏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广阔的空间。课堂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以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即时评价,如“你回答得真好,见解独特”“你的勇气让大家佩服”“你的思路不错,老师怎么没有想到?”“你的朗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像个播音员”等等,简短的表扬、鼓励的眼神,对学生的课堂学习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课堂评价除语言评价之外,老师还应该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评价,如:竖起大拇指,拍拍头,赞许的眼神,会心的微笑。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是最棒的,从而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其实灵活自然、水到渠成的评价方式,都是以欣赏、赞美、鼓励、相信为出发点的。

二、关注弱势,彰显主体

学生总是在他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重时,才能更好地形成“教育主体”的意识、能力。尤其弱势学生应格外得到呵护和关注,重要的是改变弱势学生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形成阳光心理,走自信、自尊、自强之路,彰显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一是为弱势学生预设展示的机会,如他们发言时,不管效果如何,同学总以掌声对其“敢说”予以鼓励和赞赏,提高“发言”的勇气;二是设置递进的问题情境,让弱势学生能回答其中的基本问题。让“边缘学生”成为“中心学生”,激活弱势学生向“中心学生”迈进的欲望,将弱势学生纳入到课堂主体阵营;三是发挥班内“捆绑式”合作评价,生帮生、生教生、生强生,建立和谐的互帮互学的班级学习氛围,为弱势学生搭建挺近“中心学生”的平台。

三、分层开放,智慧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实现两个转变,即以传统的终结性为主转变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变传统的以评价教师的教为主为评价学生的学为主,这两个转变,必然使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课堂活起来,一步步走向成功。

课堂教学评价凝聚着教师的智慧。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备课――解读教材、挖掘资源、探究潜能,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分层性的问题,这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每节课学生的参与面。如在语文课上可引导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自读、合读、分角色读、情景读等,给同学们一定的方法引导,把他们自己的理解展示出来――在字词句的斟酌中,在语言风格的推敲中,在写作技巧的探究中体味语文的内涵。感悟是就学生个性而言,学完一篇或一段文章后,可以写心得、体会、收获,进行交流、展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问题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乐学的环境,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应该出现解读文本时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应看到一千个阿Q的精神安慰,也应该享受着一千个林黛玉的柔情娇态。

四、自评互评,实现多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通过互评,使学生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鉴别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多元评价使学生学习充满激情和活力。多元与智慧的评价让知识的课堂升级为生命的课堂,开放与发展的评价使学生在挑战自我中发现自我,在发现自我后超越自我。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便会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将多元评价日臻完善,使之与学生成长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作章,田业茹.学习兴趣的发生学探析.《教育科学》,2012年3期

[2]丁念金.学习兴趣源之探讨.《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7期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下一篇:夏目漱石与其作品中对幼年时期“哥儿”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