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站位与行动

时间:2022-10-17 10:14:37

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站位与行动

摘要:教育科研更有效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育质量提升、服务草根科研繁荣,已经成为江阴教育科研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回顾江阴教育科研发展历程,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价值取向与方法反思、功利动机与优势需求、草根研究与理性表达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思考,按照江苏省精品课题建设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践导向、方式转换、重心下移、平台构建、机制创设,是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应有站位与必须行动。

关键词:课题建设;区域推进;精品化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59-04

进入“十二五”,回望江阴教育科研所走过的路,以推进精品课题建设为载体,提升区域教育科研的品质,走出一条独具江阴特色的区域教育科研之路,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围绕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加强精品课题建设,转变教育研究方式”[1]要求,通过近两年来的探索,我们认为,以区域推进方式,提高学校打造精品课题的意识,挖掘学校打造精品课题的动因,是精品课题建设的应然诉求。

一、起点:江阴教育科研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

和许多地方一样,江阴的教育科研同样走过了一个自发自为、布点铺面、加快发展、整体提升的过程。得益于一批又一批教科研工作者对教育科研的执着热爱,江阴的教育科研工作起步较早,基础扎实,一开始就呈现出良好的运行轨迹。上世纪80年代初,部分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学科教学单项改革的研究。到“九五”时期,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课题研究不但关注教学,还关注宏观、中观方面的改革研究,并且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及管理机制。进入“十五”,江阴教育科研又有长足的发展,全市省规划课题以上课题有近30个,无锡市级课题近80个。“十一五”期间,江阴教育科研一方面向幼儿教育、成职教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开辟了“教师教研专项课题”这一新的平台,教育科研不仅走进各级各类学校,还在快速走向一线教师,走进教育教学实践。“十一五”期间,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数已进入全省县级市前列,三批共60项(其中省重点课题20项),教师教研专项课题立项和结题数也始终居无锡大市首位。进入“十二五”,在2011年第一批和2013年第二批的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中,江阴又添93个省级课题,中标率近60%。2013年全国规划课题申报,江阴教育局及实验小学两个课题双双中标全国课题青年专项及教育部重点。在区域性参与热情不减,课题数量累积的背景下,启动精品课题建设,推动课题研究与课改的结合、科研与教研的结合、学术研究与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结合,走课题研究的品质化发展之路,成为江阴教育科研新的起点。

二、反思:江阴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现实审视

江阴教育科研工作多年形成的良好氛围和科研基础,一方面,为精品课题建设的区域推进提供了一种基于教科研发展实际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也是对多年教科研发展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的反省和探讨。这种反省和探讨,正是最原生态和原创性的教育科研,也正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教育科研,更是我们追求和实现教育科研品质化的新的增长点。

(一)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

从哲学角度看,量与质的关系从来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没有量的充分积淀,质的提高缺乏必要的基础。而失去了质的追求,量的扩张也必然是虚假的繁荣。从江阴实际看,到“十一五”期末,量的扩张几近饱和,质的提升一直贯穿教育科研管理的始终,但仍存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从整体看,有必要继续充分认识到不同阶段量质关系侧重点、量质关系发展的过程性和量质关系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从校际发展的不平衡角度看,课题研究的品质化发展取向和定位,在量的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质的提高,重视课题研究行动性与推广性、宣传性的一致,打造具有传播学意义上的品牌课题、品牌项目、品牌成果,应该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也应成为首当其冲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二)价值取向与方法反思:一个技术路线的问题

“学校做科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课题的源泉究竟是什么?课题研究究竟是个别人的事还是学校大多数人的事?个别人的教科研水平决定一个学校教科研水平的现象究竟是幸事还是不幸?”一线学校教科研参与主体诸如此类的困惑,体现了现实中教育科研在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上的纠结:方法的不确定或者不娴熟,带来实践运行的不畅,进而反过来怀疑取向的是否正确。其实,面临的这些问题,本质上都不是生存性、病理性的,而是发展性、建设性的问题。所以,破解这些问题,少一些在“要不要”上的纠缠,更多些在“怎么做”上的探索,用行动来确认行动,用成效来印证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基本原则和用进攻来巩固防守的战术思想可以一用。

(三)功利动机与优势需求:一个回到原点的问题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人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需求,但他不可能为满足每种需求都付诸行动。在众多需求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称为“优势需求”。只有“优势需求”才会引起心理紧张,从而产生动机,动机指向特定目标,行为产生,需求得到满足,心理紧张消除。从现实来看,教师需求的多样性、阶段性与科研本身的基础性、条件性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尽管理论上教师人人可以进行教育科研(因为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非常丰富的研究资源),但事实很多人却是处于“被科研”的状态,教育科研尚未进入他的“优势需求”范围。因此,关注教师教育科研的动机,有必要从激发需求出发,努力引导其实现功利之上的超越。

(四)草根研究与理性表达:一个话语体系的问题

站在一线教育科研的现实看,一线的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实践操作,关注的是“怎么做”,至于“是什么”、“为什么”、课题本身的“研究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学理分析”,往往被无可奈何地回避掉了,美其名曰:草根研究或行动研究。当兴高采烈、乐在其中的一线研究者遭遇到规整、严肃、关注所谓理性表达的专家质疑时,顿时失去了研究的快乐和成果分享的底气。

几年前,有人撰文直指“教师没有论文”代表着“智慧贫乏和内涵萎缩,而这对于教育是个具有深重灾难的问题”,并大胆畅想:“如果一所学校每位教师每年在国家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这所学校立刻就会红遍全国!”借鉴于课题研究中,当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了理论的支撑和理性的表达,是否也会有以工作“术”的更新替代了科研“道”的顿悟的嫌疑呢?其实,我们的一线研究者也明白,课题研究有其一定的话语体系,如何将课题的支撑性理论更白话、更通俗易懂地转化为一种教师所熟悉、能领悟、可操作的实践性理论,如何将自己研究的东西及时物化成能“自圆其说”而又不仅仅是止于“自得其乐”的“成果”,这是提升一线教育科研的品位、思维层次和实践水平的不二选择。

三、行动:江阴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基本路径

李海林曾撰文谈到教师的“二次成长”[2],指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也就是说,帮助教师实现二次成长必须要从改变其思维路径着手。在推进精品课题建设中,对照精品课题“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和“精致管理”[3]五项要求,我们倡导行动研究,倡导“改变教师职业生活、改变学生生存状态、改变学校发展”的实实在在的科研,切实推进区域性的精品课题建设。

(一)实践导向:区域推进的“精心选题”

关注实践,推动教改,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需要将教育科研的实践导向进一步明确,推进课题研究与课改的结合,科研与教研的结合。仔细考量我市100多项各级规划课题,大部分集中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十二五”选题申报过程中,更有大部分课题研究直接指向了课堂教学中目标导向、设计体系、结构模块、组织形态、学习方式改革、质量管理等要素的研究。如“幼儿园母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研究”“构建中学生积极心理场的实践研究”“高中科技教育中项目学习课程开发研究”“构建小学情趣课堂的实践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规范重建的研究”等等,这种努力寻找课题与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实践的结合点,努力在课堂教学操作实践层面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导向,很好地顺应了“精心选题”的标准,有效地提高了我市课改实施水平,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方式转换:区域推进的“精细设计”

参与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方式,中小学教育科研本身也需要主体的深度参与。因此,在区域推进精品课题建设之初,我们更多坚持了群众性科研基调,大力推进走向大众的校本化、草根化研究。全市创生了大量具有校本化、个性化的组织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大力采用行动式实践性研究,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灵活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多样化的研究活动。学校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研究为基本特征的,这种研究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现实问题提出来的,研究的过程就是对这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这种研究范式有别于理论演绎式的研究,它不仅关注从课题目标、内涵本身出发建构研究内容框架,而且更加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过程中积累经验、概括理念。课题研究不是一项游离于学校其它工作之外的工作。我们要求学校课题研究中,突出“整合”的思想。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将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实施整合,与教师的专业培训整合,与特色学校的建设整合,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整合,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整合。关注学生发展,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校发展。在日常的工作中做课题,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改善工作,体现出研究成为学校、教师的一种日常的工作方式。这种“校本研究”的策略,让校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功能和作用有了真切的体验。教育科研在坚持群众性基调的过程中快速走到教师身边,成为他们个人的事、日常的事、重要的事。

(三)重心下移:区域推进的“精当操作”

精品课题建设,首先要“去神秘化”。基于此,江阴市在2006年开始推出教师专项课题研究项目,进一步将重心下移,将“规划课题—子课题—教师专项课题”构成课题群,使得教科研稳步推进,多元发展,呈现了多种发展轨迹,有骨干教师、中层行政示范带头,“让一部分教师先做起来”的精英思路;有以青年教师为发展重点对象,“让最需要、最有热情的教师先做起来”的助跑思路;有采用全民参与、优者凸显的思路,实现了集体共赢、个人凸现的良好效果。青阳片小学、幼儿园将教师专项课题进课堂程序化操作的方式,以及2011年4月25日江阴市城区幼儿园在西郊幼儿园进行的“做一名研究的主动设计者”的教师专项课题研讨活动,均可以作为较好的个案推广。2011年12月在徐州召开的“全国教师个人课题研讨会”上,我市部分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交流,而全面反映我市教师专项课题五年成果的专著《基于教育现场的教师研究笔记》也于2011年12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纵观近年来的探索,教师个人课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专题研讨形式,已成为江阴教科研重心下移的一个缩影,使教育科研真正具有了教育教学实践的亲和力。

(四)平台构建:区域推进的“精彩呈现”

2008年开始,我们启动精品课题建设推进活动,各校积极参与了该项行动。2009年3月25日,在江阴一中成功举办无锡市精品课题建设推进会,2009年12月29日,在周庄实小又举办江阴市精品课题建设研讨会,起到了意识和实践双启动的效果。2010年我们专门出台关于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文件,积极通过专题推进这一平台,旨在倡导教科研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科研转向以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多元整合的学校教科研价值趋向。在2011年首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精品课题评比中,我市江阴市第一中学、江阴市实验小学获得首批24个省精品课题之中2个,2012年,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又获省精品课题,2013年,江阴市实验小学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很好地实现了区域推进的“精彩呈现”。“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建好四个平台,助推教科研工作。一是尝试改版《江阴教育》杂志,提升杂志的学术内涵,优质编辑每期杂志。加强教科研工作及其课题成果的宣传,推动全市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与有关出版社、杂志社建立合作,建立教科研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分类、分批为我市名校、名师、名校长著书立说提供服务,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牵线搭桥。三是专家团队库的建设,建立省市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信息库,便于学校与其取得沟通联系,结合同类课题研究共同体的资源共享,更多参与到我市各校“十二五”教科研过程中,提升我市精品课题建设和教科研的品质。四是教育科研网站及QQ群。在完成教科研网站改版之后,进一步推进教育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五)机制创设:区域推进的“精致管理”

精品课题离不开组织化程度极高的“精致管理”,为此,我们在启动时坚持群众性科研基调,实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换的诉求。在过程中强调项目式主动设计,实现教师二次成长对思维转变的诉求。借共同体推动课题的研究进程,实现专项研究对多形态组织方式的诉求,不断创设“精致管理”的机制。一是主体合作机制。如江阴市教科研中心组成员牵头的各片教科研合作共同体模式;市教科室主任培训班小组导师带教模式;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与中央教科所、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市第一中学与省教科院等借智借力的平台搭建。二是项目推进机制。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科研项目组管理、江阴市实验小学的科研首席制、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的草根研究工作室、江阴市实验幼儿园的教师研究工作坊等,各种机制的推进,有效地唤醒了科研的内生动力。三是教师课题进课堂机制。2006年开始,全市通过开设教师专项课题项目,倡导教师更多地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课改实施与小课题研究结合,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一些组织管理方面的做法不断创新,青阳片中学的月度巡回说课题制度、青阳片小学的教师专项课题的流程化运作、南华中等专业学校与商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同伴互助式”开题论证项目等。2012年开始,推进教师专项课题进课堂活动,进一步以提高教师对课堂中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项目选择、研究设计、成果讨论等为活动内容,更深层次地推进课题研究的精品化。

参考文献:

[1]彭钢.全面提升教育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2(11A).

[2]李海林.走出高原期,实现二次专业成长[J].上海教育,2009(20).

[3]蔡守龙.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建设标准解读[J].江苏教育研究,2012(11A).

Regional Promotion and Fine-Quality Project Construction

XU Jian-guo

(Jiangyin Bureau of Education, Jiangyin 214400,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research is necessary in school development, education quality promotion, and grass-rooted scientific studies in Jiangyin County.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Jiangyin educ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some issues need meditation deeply, such as quantitative expansion and qualitative increase, value orientation and method reflection, motivation and advantage, grass-rooted study and rational express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of Jiangsu fine-quality project construction, we should take the position and action of practice guidance, method change, focus shift, platform construction, mechanism creation in the regional promotion of Jiangyin fine-quality projec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project construction; regional promotion; fine qualification

上一篇:广告主内容大爆炸 下一篇:自制剧,内容营销的新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