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10-17 08:45:32

大棚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一、建造大棚

大棚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一般采用南北走向,两面坡拱向式大棚,棚长80米以上,跨度10~12米,棚高3~3.5米。上盖预制板,以便支撑架杆和拉盖草苫。

二、品种选择

棚栽品种应选择休眠期短、发芽整齐、果实生育期短、抗性强、性状稳定、果实均匀紧凑、果粒均匀、丰产稳产、色泽鲜艳、酸甜可口、肉质硬脆、耐贮运的早熟品种,塑料大棚栽培,2月中旬萌芽,4月中旬开花,5月底开始着色,6月下旬~7月上旬即可上市。

三、定植

葡萄定植时,采用宽窄行双篱架式,三角定苗,宽行1.7米,窄行0.6米。根据棚体情况,每棚规划10行,从距棚边缘1米开始每隔1.7米挖60厘米深的栽植沟,挖沟时将熟土与生土分开。以每亩4000公斤的有机肥作基肥,与熟土混合后填入沟内,再培土灌水,随即立竿绑缚。

四、定植后管理

1.树下管理

由于先扣棚后栽植,要求栽后迅速提高地温,浇水后应覆盖地膜。

2.树体管理

栽植后对萌发的冬芽本着“留下不留上,留壮不留弱”的原则及早选留主蔓,采用双主蔓或多主蔓扇形或1主蔓双臂水平形整枝。

3.立架

采用双篱壁架式南北栽桩扦拉,每40厘米拉一道铁丝,高度控制在1.2米左右,需拉铁丝3~4道。

4.棚内栽植后温湿度调控

栽植后催芽期间,第一周实行低温管理,白天放上草苫,温度保持12~18℃,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一周后温度控制在20℃左右,逐渐升到28℃以下,地温保持10℃以上,切记温度不能出现忽高忽低。

五、架式及整枝形式

架式采用篱架式。边行采用单臂水平整枝,当枝高达到1.5米时摘心,摘心后萌发的副梢,茎部50厘米以下全部抹去,50厘米以上的每隔30厘米留1副梢,待副梢长至2~4片叶时摘心,以后连续摘心。主蔓长30~40厘米绑缚1次,冬剪时副梢全部去掉,每株留5个结果枝。中间行采用小扇形整枝,每枝留两条主蔓,当主蔓达到1.3~1.5米时摘心,其整枝措施与边行整枝措施相同,每蔓留4~5个结果枝,全株留8~10个结果支。

六、肥水管理

1.施肥

葡萄苗长到40厘米左右时开始追肥,一般一年生葡萄按每株追施复合肥50~100克,二年生追150克以上,每年的落叶前施一次基肥,每亩施有机肥400公斤左右。

2.灌水

根据土壤含水量、气候和葡萄生长等具体情况进行灌水。一般11月上旬灌一次封冷水,12月下旬扣膜后浇一次催芽水,开花前浇一次水,一般掌握在花期10天进行,花后至葡萄着色期灌水2~3次。

七、新梢及果穗管理

对新梢要去掉过强、过弱的梢,保留生长适中的结果枝,要求每平方米架面上,保留4~5个结果新梢,及时将新梢引缚在架面上,以利通风透光。每个健壮结果枝上留1~2个果穗,通过修整、疏粒控制果穗重量(500克左右)。

八、花果管理

1.扭梢

对生长势强的结果枝,花前在花序上部进行扭梢,可提高坐果率20%左右。

2.喷硼砂

于花前4天用0.2%硼砂溶液喷布叶片和花序,可提高坐果率30%左右。

3.疏穗

落花后10~15天根据结果情况进行疏穗,生长势强的结果枝一般留2个果穗,生长势中庸的结果枝留一个果穗,弱的不留果穗,经过疏穗使每株葡萄最少保留6个果穗以上。

4.疏果

落花后10~20天,根据坐果的好坏,及早疏粒,疏去部分过密果和单性果。

九、促进葡萄着色和成熟

1.环割

在葡萄着色前,在结果枝基部进行环割,可促进葡萄着色和成熟。

2.摘叶

在葡萄开始着色时要摘掉新梢基部的部分老叶,促进葡萄着色成熟。

3.喷乙稀利

为促进葡萄着色和成熟,一般于硬核期喷布500毫克/升乙稀利加0.3%磷酸二氢钾溶液,相距15~20天第二次喷3000毫克/升乙稀利,10天以后第三次喷3000毫克/升乙稀利,使葡萄迅速着色成熟。

十、病虫害防治

萌芽前喷布波美3°石硫合剂加0.3%的五氯酸纳,消灭越冬虫卵及病菌孢子。6月份喷洒200倍波尔多液或乙磷铝300倍2~3次,可预防葡萄霜霉病,7月份发病期可用50%瑞毒霉素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对湿度大的棚,葡萄展叶后,每隔15天喷一次波尔多液可防治霜霉病和黑痘病。葡萄二星叶蝉发生时可喷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上一篇:尼龙11涂装在汽车传动轴花键上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