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准则分析

时间:2022-10-23 01:42:02

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准则分析

摘 要当前,我国的电子技术水平正处速发展的时期,电气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保证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水平,是电气管理的主要任务。电气设备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只有充分了解各项设备的运行原理,再经过长期工作实践的锻炼,才能迅速查找和排除故障。本文对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起因和维修的方法准则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维修

中图分类号TM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192-01

随着电气设备产品的标准不断更新,新的产品大量面市并推广使用,电气设备的故障也随之增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会导致电路故障和设备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如何及时有效的查找和排除故障是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也是每一位电气维修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1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和故障产生的原因

1.1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可以分为机械故障和人为故障。机械故障是电气设备中最常见的故障表现,各种机械部件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引发机械故障。人为故障,指因为疏忽管理、操纵错误等原因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1.2常见电气设备故障和原因分析

1)高压电气设备故障和原因分析。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电压等级在1 000 V及以上电气设备为高压电气设备,它主要有以下几种设备故障和发生原因:①电压互感器。故障现象: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一侧熔丝熔断。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电压器感器内部发生相间短路或者一相接地等故障,导致熔丝熔断;二次回路故障;10 kV系统一相接地;电力系统发生谐振;②电流互感器。故障现象:电流互感器运行中铁芯过热。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长期过负载;二次回路开路引起铁芯磁饱和;③避雷针。故障现象:磁绝缘损坏或在运行中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避雷针密封不好受潮改变了特性;避雷针元件损坏;④电缆。故障现象:单相接地短路,两相及三相接地短路。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放电时间过长;电缆线路掉闸。

2)热继电器故障和原因分析。第一种故障现象:用电设备操作正常,但热继电器频繁动作,或者用电设备损坏,热继电器无动作。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强短路电流通过热继电器,使双金属元件发生永久变形;可调整元件损坏;可调整部件的固定螺钉发生松动或者没在原位置;因长期没进行检修,出现生锈、灰尘堆积或者活动结构卡住、磨损、变形等。第二种故障现象:热继电器动作忽快忽慢。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热继电器内部某些元件发生松动;检修过程不注意,致使双金属片弯折;外接线螺钉没拧紧。

3)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和原因分析。第一种故障现象:电动机温度过高。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保护装置失灵;机械方面空载损耗率过大;重载下导致单相运行;定子绕组出现接地或者短路。第二种故障现象:电动机运行噪音高。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缺少致使轴承损坏严重;单相运行;定子绕组接错。第三种故障现象:电动机启动后转速低,无力。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单相运行,运行后过载;负载过重;定子绕组接错;鼠笼转子导条或端环发生断裂、开焊。

4)自动开关故障和原因分析。第一种故障现象:手动操作自动开关,触头无法闭合。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失压脱扣器没有电压或者线圈被烧毁;反作用弹簧力太大;机构无法复位脱扣;储能弹簧发生变形或断裂,使得闭合力减小或消失。第二种故障现象:电动操作自动开关,触头无法闭合。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电动机操作定位开关失效;电磁铁拉杆行程不足;控制器中电容或者整流管的损坏。第三种故障现象:失压脱扣器有噪声。这种现象发生原因是:反作用弹簧力过大;短路环断裂;铁芯工作表面有油污。第四种故障现象:自动开关温度过高。这种现象发生原因是:触头表面烧毁严重或者接触不良;连接两个导电件的螺钉松动;触头压力太低。

2实际工作中电气设备维修的一般方法

1)直接用同型号、同规格或规格相近的部件直接更换损坏的部件。

2)重新调整有关电路或可调整元件,以解决失调故障。

3)重焊、补焊、以排除虚焊、脱焊或者断线故障。

4)清洗、烘烤受污染、氧化接触不良的部件,以排除简单或疑难故障。

5)灵活的采用应急措施,要因地制宜,必须在符合安全条件下进行,以免事故扩大,造成设备损失。

3实际工作中电气设备在的维修准则

3.1先外部后内部

先检查设备外部是否有明显裂痕、缺损,再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再拆卸设备前,先进行周边故障排查,不要盲目拆卸。

3.2先动口后动手

检查电气设备故障时,不要先急于动手,应先询问故障发生时的经过和故障现象,再上手检查。

3.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没有问题后,再进行电气方面检查。检查电路时,先应用检测仪寻找故障,没有发现接触不良后,再对线路与机械运作进行检测。

3.4先清洁再维修

对污染情况较重的电气设备,应先对它的接触点、按钮和接线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去作用。实际工作中,许多故障都是因为污垢、尘块引起的。

3.5先静态后动态

在通电前,先对按钮、热继电器、接触器和保险丝进行检测判定是否存在故障。然后在通电过程中,听设备的声音,测量参数,判断故障,最后再进行维修。

3.6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故障发生率在电气设备故障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先进行电源检查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3.7先后内围

指先确认设备电路的正常,再考虑内部电气部件的更换。

3.8先普通后特殊

装配配件质量和其他设备故障所引起的故障占常见故障的一半左右,所以先进行其他设备故障的排查和检修。

3.9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进行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3.10先故障后调试

如果电气设备故障和调试都存在,先进行故障排除,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完好的情况下进行。

4总结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电气设备的推广与普及,如何迅速快捷的排除电气设备的故障,成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准则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阐述,希望对实践工作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排查和维修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亚成.现代工业电气设备的维修及方法[J].广东科技,2009,3.

[2]李爱芹,高春英.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检测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2.

[3]范建华.一般电气设备故障检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科技天地,2011,23.

上一篇:地质钻探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下一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