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17 08:24:49

钳工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探讨了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钳工技能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钳工实训操作效率较低钳工技能实训劳动强度较大,体能消耗也较大;教学改革思考意见:如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并且强调钳工在工艺流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如,何提高钳工专业学生的装配技能。

关键词:基础训练;创新思维;装配技能;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31-003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趋于国际化,个性化和多元化,使得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而竞争的本质还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既能根据社会生产发展要求综合应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与解决各种社会工程问题、承担社会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应用任务。而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果仅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对学生顺利就业,适应当代科技生产是十分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利用现有条件,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老旧教学模式与手段,对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钳工的主要工作是机械设备的零件加工,机械设备的装配和调试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因此,在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机械制造专业钳工实训教学尤为重要。作为机械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钳工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

阶段。由于主要实习内容是传统的简单常规操作,于现代制

造技术相差甚远,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学生在学习过现代制

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对钳工的实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实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普通认为钳工已经处于目前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的市场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差距,应该取消这种落后的加工方式。对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会使传统加工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从思想上影响学生们对机械制造的正确认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任其扩散,长远看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在20余年的钳工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改进和摸索一些心得,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 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钳工技能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如:锉刀、錾子、榔头、锯弓、刮刀、钻床、砂轮机等。这些设备和工具,使学生对钳工实训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有的学生还错误地认为 钳工技术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及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生产现场相差甚远,即使掌握了,也没有用武之地。认识不到钳工工艺在现代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要求操作者的技能水平高。由于钳工技能操作的特殊性,其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否则难于掌握。特别是个别学生身体素质和智能较差,造成体能和专业知识难以胜任钳工操作训练要求的矛盾,影响钳工实训和教学质量。

1.3 反复研磨和刮削,有时几天也刮不好一个平面,学生对这种实训感觉到无趣乏味,并且认为 它是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

1.4 钳工技能实训劳动强度较大,体能消耗也较大。学生们感觉到比较劳累,实习课结束后同学们就有一个感觉“累”。现在有个别学生特别不能吃苦,甚至叫苦连天,不能甚至不愿完成 老师交给的实训课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既有钳工技能操作特点的制约,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因此,针对其特点和问题提出几点教学改革思考意见。

2 教学改革思考意见

2.1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机械专业来源于实践,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发挥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创新教育需要创新性地教于学,教师应结合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引发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学习的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好成绩的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的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

充分利于课堂操作演示实验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别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常采用实验、模型等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各器官的相互协调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有好的气氛,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也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首先是在课堂的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新课的导入要引人入胜,要有趣味,提问题要合理设疑,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出举例,要从生活上来,要注意学生的知识迁移。这样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使学生听课也进入角色,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学生的兴趣。

2.2 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并且强调钳工在工艺流程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操作技能是钳工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地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地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提出问题。当学生能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在基本技能操作中我们要把钳工加工基本特征,加工灵活、操作方便,在机加工中有着其它工种不可替代作用,以及在操作中将具体各种操作与其它加工方法一一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殊性,使学生从思想上对钳工的基础训练加以重视,通过他们的亲自观察、体验和感受达到实训教学的目的。

2.3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长

俗话说:“五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高低之分。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体力、智力、性格等差异,会造成学生完成工件的质量和时间不一。实训教学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长,掌握钳工操作技能。钳工实训教学课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既要提出统一的要求,保证统一标准,同时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把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对优秀生要严要求,高标准,促使他们牢固掌握操作技能;对差生要耐心指导,辅之必要补课,使其扬长补短,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提高操作技能。

2.4 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是我们实训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钳工工作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更有先天的优势走在改革的前列。关键要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和启发性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打好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尝试改变沿袭多年的鎯头与螺母的加工,通过广泛征集资料,设计与制作了几种很有新意的课件,可根据实习专业及实习天数的不同进行选择。我们只有通过课件改革,学生才能对钳工的实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实习效果明显好转。而且同学们从中认识到钳工不再是一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很高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高级劳动”。

3 如何提高钳工专业学生的装配技能

近期笔者对本校钳工专业近几年来的毕业生的就业工种做了一次调查,发现从事装配工作的钳工数量多于从事机修,模具等其它工种的人数,可见装配是钳工专业学生所从事的主要工种。

由于在宜昌市的钳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中,仍然只注重对“锯、锉、錾、钻、铰”等十几项基本技能的考核,而对于装配技能的考核内容却几乎没有涉及,因此市属兄弟技校针对钳工进行的装配技能训练也是少之又少,培养出来学生就装配技能而言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技工学校是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工人,把科技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崇高使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紧紧抓紧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这个办学方针,及时改革我们的教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应从装配的基本知识入手,在通过对一些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的机构(如:固定联接,传动,变速机构,液压传动系统,轴承于轴)的装配工艺和装配方法的讲解与实习来提高学生对装配技能的掌握。

其次,对钳工专业的教学内容有合理安排,装配教学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设备装配的基础;固定联接的拆卸与装配;传动机构的拆卸与装配;轴承与轴拆卸与装配及检测等内容。

对装配技能考试的改革,考试内容设置应从平时的教学出发,分为笔试和技能考试。笔试以装配工艺为主要考核内容。技能考试以装配方法顺序、动作、夹装夹具、量具的正确使用和装配精度为主要内容,评分标准再具体细化。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教师要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自身做起,将教学改革进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欢迎的技术人才,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贡献力量。

上一篇:科技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必要... 下一篇:注重流通服务细节,提高读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