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

时间:2022-10-17 08:12:01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

摘 要: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应把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育中,过于强调语言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该文用自己教学经历对于关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情感因素 英语教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38-02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当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时,那学好英语就不再是难事。并且当学生具有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时,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教学的目的就真正的达到了。那如何形成这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呢?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下,教师对学生不应当吝啬自己的赞美,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肯定学生的努力,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及时鼓励,努力实现师生和谐。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一下自己对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一些认识。

1 重视情感在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

我们首先应当重视情感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教学本身就与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即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情感因素又包括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消极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因素表现为对英语学习具有强烈的愿望和求知欲,态度积极,投入程度高,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表现为对英语学习的焦虑感,如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缺乏自信心等。因此,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因为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时,他一定会努力上好这门课。而相反,他如果不喜欢一个老师,那么连这门课他都会讨厌。这一点,我没有体会。

那时我刚工作,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因此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总觉得做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也许学生现在不理解,将来就会懂了。因此对学生非常严格,绝对不允许学生不交作业。有一次全班只有一位学生没有交作业,我以为抓典型的时候到了,因此不问青红皂白,我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批评了这个学生。看他扬着头不服气的样子我很生气,为此还请来了他的家长。他本来在班里是一个不错的学生,可那次之后他在我的课上经常捣乱,作业也总是借故不交。后来是在班主任给我看的周记本里才了解到,原来他不交作业是因为前一天晚上他去帮助辅导一个住院的同学时,落在医院里了。他不服气的原因是“老师不问清原因就批评我,真是太让人难过了。

看了他的周记,我真的是愧疚难当。只一味的给学生提要求,却从不听他们的心声,学生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虽然我后来努力补救,可那个学生英语上始终没有起色。

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英语教学中更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情感对学习过程才真正具有强大的激发力和推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情感虽然不直接起作用,但其对学习的影响却十分明显,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在中学外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忽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对学生英语成绩不佳的经常采取强化训练或批评惩罚的手段。如果学生单词背的不好,很少会帮助学生找原因,想办法。而更多的是认为学生没下功夫,不勤奋。于是要么是批评,要么是罚抄。结果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越这样学生越怕背单词,越怕背单词就越背不会单词。

对于学生单词背的不好,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想不同的办法,有的很可能是音标没学过,背单词考死记硬背,有的是不知道总结单词的共同点,不会巧记,因此总是今天背了明天就忘。对于这些问题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适时的补一下音标,学单词时带着大家一起总结规律,刚开始由老师总结,后来就由学生自己总结。字母组合的发音相同的放在一起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我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到了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英语的办法。例如说family这个单词,让学生了解它的组成是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首字母组合。又比如学生对于tie,die,lie这三个词变成现在分词总记不好,于是我就让学生用他们的谐音来记“太歹了”的变化是把ie变成y加ing.最后学生就学会了如何将单词背诵的有趣而简单。比如Parent(父亲或母亲)这个单词,学生总记不住,后来他们想出了Parent(父亲或母亲)是pa(怕)ren(人)t(踢)。这样他们就再也没有忘记过这个单词。如果能够在学生背单词时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并且鼓励学生想办法,学生在听写上有少许的进步时也不要忽视,可以在本子上及时写些鼓励的话如“老师欣喜的看到了你的努力,加油”,就是因为情感的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比如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因而具有一种成就感,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那些“困难生”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的消极反馈多,对学习产生了抑制或抵制的作用。正在发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又十分脆弱。他们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离开了情感的作用,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潜力,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就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适当的激情,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做自己情感的主人,使得他们可以以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学习中。那就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教师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是感情的体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对英语以及教师组织的相关活动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而在此环节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运用语言技巧、活泼多变的课堂形式以及多媒体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偶发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来保持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学习兴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这习氛围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课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仅仅从书本上学习一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不过就是学单词、背课文,无法融入情景中。课件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在学习I’m watching这一单元时,现在进行时是教学重难点,通过课件上人物的动作,可以很清晰地向学生呈现看电视、打扫、读书这些知识点。除此之外,语言教学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学英文歌、模仿电影配音,都是很好的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

而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较多的使用鼓励赞美的语言。在学生表现好时及时表扬,在学生有进步时及时赞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责备。因为学生很可能因为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而是自己游离于活动之外。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如产生了畏惧、厌烦,那么容易失去对他所教学科的兴趣。反之,如学生敬慕喜欢某个老师,课堂气氛就显得轻松活跃,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感情投资,不要总板着脸,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学生传递亲切,信任的积极感情,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气氛中大胆,主动地学习英语。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实践性是英语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情感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根本。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教师传授的知识就会被学生抑制的心理屏障挡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情绪,使学生的思路跟着自己走。这样就能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错了问题时,不是板着面孔训斥,而可以通过肯定其他同学的正确答案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不伤其自尊心,也不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仍能积极与教师配合。

笔者注重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参与到表演活动中。每个单元学完以后都有一个活动环节Groupwork,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的融进生活中。一开始学生总放不开,于是我就表演给他们看,用自己夸张的肢体语言让他们了解,课堂上只有学习者和指导者。慢慢的他们开始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参与进来。在谈到Would you like some bananas?(你想要吃香蕉么)一单元,涉及到了点餐。他们就表演出了三只小老鼠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几个人去小肥羊吃火锅点菜的有趣情景。看着他们“Little Fat Sheep”(小肥羊)自创的店名,真是妙趣横生。

给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事实上,有的学生学不好英语只是因为他们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语言天赋不好。但他们的理科却可能熠熠生辉,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特别关注他们,尽可能多的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用发现的眼光赞美他们的进步,用饱含情感的语言让他们愉快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4 结语

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才会培养出自信、积极向上、懂得合作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琳,王蔷,程晓堂,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生掌握正确完整的数学概念 下一篇:电梯故障监测技术及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