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及高校德育教育关联

时间:2022-10-17 06:41:23

通信技术及高校德育教育关联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沿着数字化、高速化和智能化、综合化、网络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受到了通信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一影响既表现在它为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表现在它对当代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成果是互联网和手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而网络和手机作为新的通信手段,对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开阔眼界、提供服务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给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使道德教育焕发了无限生机。

(一)新的通信技术提供了高校德育发展的全新环境。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它供给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不仅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库和图书馆,更是结合进了广泛的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实践操作的一种真正“交互性”的新的教育空间,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信技术的应用对于高校改革教学方法、节约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创造的全新的通信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大学生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和创造,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二)新的通信技术加快了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的更新。德育教育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信息的多、快、新显得尤为重要。先进的技术能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构成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从而在及时传播信息、连续流动报道、广为收集资料、提供多种信息形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给德育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来源。

(三)新的通信技术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及时性、广泛性。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的通信手段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同时,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学生可以对一些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门话题,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给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一)新的通信技术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严重冲击。现代通信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它必然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内容。一些不健康信息大肆横行和蔓延,时刻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使他们的道德观念产生混乱,并且对道德教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1.无政府主义有在大学生中蔓延的迹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开放和自由,迎合了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心理。同时,由于在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道德法律体系,现实生活中对于通信道德失范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这就为无政府主义在校园的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校中人际情感渐渐疏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直接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这会使人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导致人与人交往的障碍,使人们交往能力下降,不容易相互理解。对于现代通信手段的依赖,使大学生们缺乏与现实本身交流,从而产生紧张、孤僻、冷傲等心理和社会化方面的问题,形成人际情感的萎缩、淡化,并最终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冷漠。

(二)新的通信技术减弱了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具体表现在:

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可控性是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重要特点,教师可以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向学生持续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促进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然而,新的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权威的控制。在这个没有完整道德规范体系的现代通信网络里,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新的通信手段充分地展示出来,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杜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环境,而约束力明显下降。

2.使道德规范的导向功能减弱。在现代通信手段迅猛发展的条件下,随着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下降,它对人的导向力也在下降。比如有些大学生在网上互相漫骂、攻击,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等。

(三)新的通信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无限广阔前景的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现代通信技术具有隐蔽性,使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由于失去了它所附着的客体,而变得黯然无色;另一方面,在新的通信社会里还没有形成新的规范体系,从而使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的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以规范的真空状态。这就导致了大量失范行为、特别是网络犯罪等严重失范行为的产生。比如,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散布有害信息,盗版侵权,窃密,电脑盯梢等等。并且,这种现象大有上升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

三、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现代通信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覆盖面广等优势,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面对通信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课题,我们应积极探索,帮助大学生获得对于媒体信息独立自主的批评能力和辨别能力,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工作。

(一)完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管理制度。现代通信技术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影响深和传播速度快捷等优势,所以,一旦传播了有毒有害信息,就会在社会上迅速波及蔓延,对青年造成极大的危害,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因此,在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向社会传递信息时,应遵循我国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的过滤和筛选。可以考虑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直观性优势,在相关媒体开辟德育教育专栏,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并附之以案例,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二)选择恰当的现代通信技术教育方法。在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德育工作时,应讲究教育手法,寓德育教育于日常生活中,多从日常生活中找典型报道。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手段具有其他教育手段所不可及的声、光、乐,但如果只是将道德规范、政治教育、国家政策等以说教的形式传递给青年,青年也会感到枯燥、乏味。只有将其寓于生活之中,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让青年真正认同社会道德规范,成长为合格的道德人。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德育教育既迎来了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把握机遇,坦然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使现代通信技术为我所用,助我所长,才能使德育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账号安全监管 下一篇:临床护理在骨科护理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