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在儿童护理中运用

时间:2022-09-13 04:14:22

治疗性沟通在儿童护理中运用

近年来,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模式的提出,治疗性沟通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治疗性沟通已被国内外护理界认为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三大护理行为之一[1]。小儿骨科疾病,一般有病程长的特点,针对小儿治疗性沟通的技巧,又有其特殊性。小儿骨科患者年龄小,对疼痛耐受力差、对语言理解能力有限、沟通交流合作方面都存在一定障碍。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对110例小儿骨科患者适时地应用治疗性沟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患儿220例,男性187例,女性33例,年龄7~13岁。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名,疾病诊断选择四肢骨折患儿,病例数、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随机分组,干预组采用治疗性沟通干预模式,通过听、说、非语言沟通、换位思考的沟通4种沟通技巧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即按制定宣教模板内容告之。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1.5版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性沟通前后,2组满意度和积极配合程度比较干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2。2组平均住院时间:干预组15d,对照组1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3,P<0.05)。干预组出院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提前2d。

3讨论

治疗性沟通是一般性沟通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心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工具,其目的是帮助患者应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现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治疗性沟通是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具有服务精神的、和谐的、有目的的、可起到治疗作用的沟通行为。针对小儿治疗性沟通的技巧又有其特殊性。

3.1听的技巧

积极倾听不仅是听到对方说话这样一种单纯的过程,而是包括了生理的、认识的和情感的过程。小儿更多的是害怕治疗性疼痛而哭闹,护士应认真而有耐心地注视小儿,面带微笑,用眼睛进行交流。因为在小儿因哭闹时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要让其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完。不能因小儿哭闹而表现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3.2说的技巧

说的技巧包括:选择适当的环境和时间;制造融洽的氛围;根据患者年龄差异适用针对性语言。对于哭闹的小儿等其稍微安静了就可以告诉他(她)治疗是为了早日恢复健康,并让其明白不会因为哭闹而终止治疗,切勿强制治疗。要尊重患儿,在沟通中护士应不断鼓励和支持患儿,即使遇到兴奋、急躁患儿,护士也应克制态度、方式、语言语调。只有当护患关系融洽时,才能营造一种温暖、舒适和安逸的气氛,促使护患关系向最佳方向发展。学龄儿童应尽量使用其能接受的语言表明治疗的重要性,如“早日把病治好就可以上学了”;而针对非常小的幼儿可在平时巡视病房时多逗乐他(她)让其对医护人员由熟悉产生信赖,使患儿对护士产生良好的兴趣,不对护士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提到护理质量。

3.3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交流技巧是伴随语言交流进行的,直接影响语言交流的效果。美国柯达公司曾针对“沟通”进行研究,提出沟通过程中,55%是肢体语言,38%是语调,而内容只占7%。足以看出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关怀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手势等肢体语言都是在进行护患沟通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巧,将这些技巧运用自如能给我们沟通的双方达到高度的一致和情感的融洽。每当患儿忍受疼痛配合医务人员完成一项特殊治疗时,护士可伸出大拇指给予鼓励和感谢。在平时巡视病房见到患儿时,护士应首先待以微笑;当患儿问话、提问题时,护士应以专注关怀的眼神看着对方,并耐心解答。护士的表情和心境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患儿哭闹拒绝接受治疗的时候,如我们带着厌恶和不耐烦的表情和患儿交流,即使患儿勉强接受了治疗,也会对我们产生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使我们的沟通进入僵化、对抗状态。应切记,不恰当的肢体语言会给沟通、交流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正确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就容易找到沟通的切入点,患儿也自然就会敞开心胸和我们相处了,从而治疗性护理工作就会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3.4换位思考的沟通技巧

在和患儿进行沟通时最好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沟通,以关爱的态度和语气,如刚到床边患儿害怕护士哭闹,我们可以说:“阿姨来看看宝宝昨晚睡的香不香?”给患儿一个舒适的心态环境,然后才进入要沟通的话题。这种方式让患儿感觉护士是他们的亲人,也就容易配合治疗、护理。综上所述,治疗性沟通是一般性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治疗性沟通是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帮助患者进行身心调适,使患者从疾病状态向健康方向发展,能应对应激、调整适应,并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技巧。沟通性护理是有目的性的护患沟通[3]。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儿都是较强的刺激。患儿住院期间护士应积极地关注他们,主动与患儿沟通增进护患关系。沟通性治疗技巧要求护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相应小儿心理学方面理论知识及情绪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等,并要更新观念,做到一切以患儿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运用适合小儿的口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施工企业科技管理革新 下一篇:安全管理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