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春晖的价格双轨制

时间:2022-10-17 06:37:41

财富概念:利用国家调拨价和企业自销价之间的差价,造就空手套白狼的之术。

风险系数:零

机遇保质期:5年

致富把握率:有关系就有把握。

由于中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部分物价的渐进式放开出现了价格的差价,形成了巨大的财富漏斗。简春晖就是90年代初靠价格双轨制起家。

1990年,简春晖了解到石化原料的价格在一买一卖间有巨大的价格差。而他的舅舅恰恰是北京一家化工厂的厂长,于是,他找到了舅舅,商议利用这个价格差好好赚上一笔。

应该说,从财富的敏感度来讲,简春晖一点也不差,至少他看到了这其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润;从财富的追寻途径来讲,简春晖更是一点弯路没走,其舅舅手中的权柄,足以使他成就这一追求。但是他的问题是,他只攥住了"下家儿",而"上家儿"从哪里来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类似于简春晖这样的情况,在90年代初尤其的多。他说,有人曾形容,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短短数年间,中国俨然成为了一个大市场,全民经商的壮观场面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街边小饭馆里,10张桌子上,9张在讨论"螺旋钢有没有现货"、"搞100吨水泥什么价格"……,发展到90年代初时甚至连大学生、高中生都学会利用课余时间找个公用电话,倒腾钢材、汽车。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都象他一样只把握住一家,或者干脆就是所谓的两边"拼缝儿"。

简春晖刚刚开始时也象这些人一样,碰到个朋友就问上一句:"认识搞化工原料的吗?找到了给你分成。""我这儿有个厂子需要化工原料,有地儿买到便宜的吗?"……,时间一长,他突然发现这样做不是个事儿。多数这样的询问都是石沉大海,即使有回音也是中间夹杂着一大堆中间人的远远高出的价格。

一天晚上,他与一个朋友喝酒时,那人突然冒出一句:"你傻呀,找人从中间扒层皮,不如直接找上家儿。"可是,简春晖也就认识一个化工厂的舅舅。那人又指点他:"好办呀,找你舅舅解决。咱舅的化工厂又不是以前从来没有进过料,他从哪儿进的,你就去找哪儿呗。"

第二天晚上,简春晖就拎着舅舅最爱喝的酒上门儿了。毕竟是自家的外甥,哪里有不关照的呢?简春晖的舅舅从桌子里拿出了几张名片,只不过人家是否能够按官价卖,就要看简春晖自己的本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简春晖天天奔波于北京市区与河北廊坊之间,奔波于北京与天津之间,拿着那几张名片寻找他的下家儿。在廊坊有一家国有企业的销售部,天天上门要货的人排起了大队。该销售部的经理当时极为风光,每天一拨又一拨的人请他吃饭、巴结他,无非是为了能够从他手中要到官价的石化原料。简春晖没钱请这位经理吃饭,也没钱送礼,就只好天天老老实实地排队。

时间长了,有人劝他放弃算了,一没本钱请客,二没关系铺路,这样等下去,根本没有机会。简春晖虽然也曾经泄气,却依然天天出现在销售部门口。半个月下来,销售部的经理都认识他了。终于在一天下午,那个经理没有应酬,呆在办公室里颇为无聊时,又看到了简春晖,将他叫了进去。而一连半个月没有洗澡、也没吃过一顿好饭,将手中的300多元钱用尽,原准备再呆两日就回北京的简春晖抓到了机会,乘机向经理哭穷,说自己的厂子因为原材料短缺,已经停工待产了。

也许是他一副潦倒、可怜相让那个经理信以为真;也许是一直利用自己的权力批拨物资,好久没有做过"扶贫"的好事了,这位经理竟然破天荒地答应以每吨4000元的价格给他20吨石蜡,只比官价稍稍贵出200多元。

简春晖获此意外之喜,连忙跑到舅舅那里拿到支票,雇了4辆车直奔廊坊将石蜡拉了回来。然后以每吨5400元的价格与舅舅的企业结算。一趟下来,刨去开销,他在一个月间就赚到了2万余元。

再回到廊坊时,简春晖有了底气,将那个经理约了出来,一通胡吃海塞后,经理称简春晖这个人够义气,知道报恩,硬要认他为自己的小老弟。这样一来,简春晖的上家儿就稳定了许多。

随后,那个经理又将进价每吨7100元的20吨聚乙烯以每吨9000元的价格也"转"到了舅舅的手中。

两次下来,一共只用了2个月,简春晖就已经有6万元入账,而且没有什么成本。按简春晖的话说,这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简春晖慢慢与一些贸易公司建立了联系。当时石化原料紧缺,不少化工厂都在为原料发愁,简春晖渐渐不用再靠舅舅的工厂赚钱,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北京的6家工厂。"生意"也越做越大,仅1990年下半年,他就净收入70多万元。1991年最多时一个月入账57万元。

说到自己那段经历时,简春晖说,现在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当初是靠价格双轨制起的家,虽然当时价格双轨制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事实,许多人都知道,许多人也都看的见,然而,并非是所有的人都从中得利了。说白了对于有关系的人来说看的是谁的关系更硬,而对没有关系的人来说,看的是谁有本事套来关系。其次才是对于摆在你面前的机会认识多少的问题。

"你看,现在说起来当初的价格双轨制是造成腐败的根源,而在当时,更多的人对于这是怎么回事都没有搞清楚。如果对那时候从双轨制中谋取暴利进行褒贬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能够从中谋取到财富的人的敏感的那根神经。价格双轨制是一个时期的产物,但是这个产物却是被善于钻营的人抓住了,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即你到底有多少钻营财富的能力。我不否认,在开始的阶段,我也是靠关系获得的财富,然而,两笔之后,当我终于掌握了买家和卖家后,靠的就并非是关系,而是自己钻营出来的机会了。"

第三代富翁中有人自得地将此现象总结为:第一代富翁是"半人半鬼",第二代富翁是"凡夫俗子",第三代富翁则是"半人半神"--所谓"神",指的是"第三代"富翁有很大能量,弄钱不花力气且数量巨大,颇有瞧不起第一代、第二代之意。也就是在这批以官商结合为致富诀窍的"政商"出来以后,中国社会才出现了这样一首重新划分富人等级的民谣:"万元户是贫困户,十万元才起步,几十万元马马虎虎,百万元户才算数,千万元户是真富。"

上一篇:“求你了,请一定收下我们的钱” 下一篇:许家林为深发展弃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