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溢满寸草心

时间:2022-08-29 03:42:24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因素,也不能怠慢情感因素。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能产生学习动机和需要,激起对知识的强烈需求。国家教育部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既是传授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它离不开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与教学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英语教学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这样,学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从而对你产生好感,就会认真聆听你的教诲。教师可以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七年级新生刚入学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情感教育的前提是老师必须具有健康、快乐、热情、开朗的形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如果一位表情严肃、心不在焉、整天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根本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如果你心中时刻装着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心中就会油然而生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当然,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环境、情绪、家庭、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影响。特别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情感更容易波动,不稳定情绪更明显,有时甚至会出现缺乏把学习搞好的信心。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情感,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科学家的范例熏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知难而进、立志成才,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时代应负的责任。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是以“爱”为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有很大的差距,这是许多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症下药,为“学困生”专门制定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要面向多数学生,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

总之,情感教育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一部分。情感态度是语言运用的血脉,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用宽容和爱唤起学生灿烂的笑容,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要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初探 下一篇:抓准文章的切入点,深入研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