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7 06:36:53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护理体会

【关键词】 无创通气;急性左心衰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4-0509-02中图分类号:R 749.3文献标识码:Bお

急性左心衰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须紧急救治。以往,在常规治疗(吸氧、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基础上,结合由小型呼吸机提供的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wel 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近年来,随着多功能呼吸机的使用,为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和康复创造了条件。2004年12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1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52~84(65±9)岁。病因:冠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缺血性心脏病1例,扩张型心脏病1例,心功能分级均为Ⅳ级,病程3~25(2.3±3.5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1]。

2.方法

1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仍未缓解,心功能无明显改善后,给予无创辅助通气。呼吸机选用美国鸟牌VELA型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面罩选用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生产的硅胶面膜通气面罩。模式:NPPV(PSV CPAP),PSV由6 cmH2O渐增至12~15 cmH2O,PEEP为3~8 cmH2O,通气时间为2 h以上,以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确定通气时间。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通气时间2~10 h,平均3.5±1.37 h,14例患者能较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且疗效满意,其中1例因呼吸道分泌

物较多而行间歇性无创通气。无创通气治疗前后HR、BP、SaO2、PaO2等有明显改善(P<0.01),见表1。

护理措施及体会

1.心理护理 1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第一次使用多功能呼吸机,由于病情重加之对于陌生的仪器和呼吸机使用中产生的强气流声有莫名的恐惧感,护士设专人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无创通气治疗对于迅速改善呼吸困难,提高PaO2 和改善心功能有确切疗效,让病人认识到无创通气治疗是急性左心衰有效的治疗方法,消除病人恐惧心理,确保病人依从性,提高机械通气效果。

2.正确佩带面罩,避免漏气,提高通气效能 漏气是造成人机对抗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在治疗中应予以避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面罩及头带。 针对患者初次使用无创通气面罩,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无创通气工作原理、面罩构造、佩带方法、注意事项, 并且在给病人佩带之前由护理人员做佩带程序示范,使患者认识到佩带简单易掌握。本组患者均能一次佩带成功。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避免牵拉呼吸机管道和面罩。 保持病室安静,指导患者闭口慢长呼吸,禁语, 使之与呼吸机同步,避免不协调造成漏气,影响通气效果,加重缺氧。使用中随时调整头带松紧度,可在鼻翼两侧填塞棉球[2],既可保持面罩与面部接触的密闭性,又可防止鼻部出现压疮。

3.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①协助采取舒适半坐卧位。半坐卧位有利于增腔容量,改善气体交换;减少下肢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半坐卧位,保持头、颈、肩在同一平面,枕头不可过高,避免呼吸道变狭窄,影响通气效果。

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急性左心衰进展快,可出现神志模糊或昏迷,如痰液或呕吐物不及时清理,可引起窒息。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呕吐症状先兆,及时摘除无创通气面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强气流将分泌物吹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加强呼吸道加温、湿化。我科采用的是大型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能够提供加温湿化和雾化功能。加温器温度控制在32℃~36℃,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雾化液选择蒸馏水加平喘、化痰等药物,以专用雾化器连接于呼吸机管道上。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及时清理呼吸道后采取间歇通气方式无窒息并发症发生。

4.严密观察病情,合理应用无创通气模式 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心率、心律、SaO2及意识状态、腹部胀气、尿量情况。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变化。合理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良好的心理护理后,上机时PSV宜从6 cmH2O左右缓慢上调,调整到合适水平,一般不超过10 cmH2O 。密切监测呼吸机使用中各项呼吸参数的改变,如气道峰压、呼出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及时发现报警信号,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5.脱机护理 如果临床情况改善,表现为气促减轻,辅助呼吸肌肉动用减少和反常呼吸消失,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心率减慢等[3],SaO2>90%,PaO2>60 mmHg,PaCO2<50 mmHg可暂停使用呼吸机,但呼吸机仍应备于床边。 脱机后予鼻导管给氧4~6 L/分,保持通畅,1~2天后病情平稳方可撤离呼吸机。

我们在护理中体会到:多功能呼吸机具有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安全、操作简便、报警监测灵敏、加温湿化、消毒方便等功能,在治疗急性左心衰中有确切疗效。在护理中,耐心细致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1-1242.

[2]蒋景芹.无创通气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5,20:39.

[3]Mehtasand HillNS.NoninvasiveVcntilation[J].AmJ Respiv Crit CareMed,2001,163:540-577.

(收稿日期:2008-05-28 修回日期:2008-07-31)

上一篇:铁离子对输液制剂澄明度的影响 下一篇: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