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17 05:46:33

如何创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二是教师要有创新能力;三是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提升魅力,创新能力,营造氛围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除“德高为范”之外,还要“学深为师”,即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教师的天职就是把人类浩如烟海、包罗万象的知识加以选择和概括,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以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初中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语言和文化”涵盖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从先秦的《诗经》、《离骚》、史传散文,到汉魏晋的诗歌、辞赋;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中外现当代诗歌、小说和戏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如此宏大的教材,如语文教师读书不多、不“杂”,文化底蕴不厚,对有关知识没有独特的领悟,怎能在课堂上娓娓道来,让学生如坐春风?怎能慷慨陈词,让学生悄然动容?又怎能亦庄亦谐,使学生既得乐趣又得理趣呢?可见,语文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还应学习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应是语文教师的指导思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是语文教师的精神写照。

2.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下的好课标准,是看教师能否变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完成没完成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换;能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习的主动权是否还给了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学起来融洽、自主,平等与教师对话,交流情感,完成学习目标。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师要以创新的理念授学生以“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可以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熏陶的优势,把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生活气息传递给学生,用灵魂的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有创新情趣、有创新韵味的课留给学生的精神将是永恒的。

3.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3.1 课前激趣。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如精心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努力使演讲内容新颖。这样做,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3.2 多样导入引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3.3 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教学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3.4 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上一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下一篇:如何创建和谐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