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需求设计中信息资源规划的研究及应用

时间:2022-10-17 05:35:35

电子政务需求设计中信息资源规划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与此同时电子政务的“信息孤岛”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此矛盾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就是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引入信息资源规划的技术。该文在论述信息资源规划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的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思路,并对具体的实施步骤进行论述和验证,以保证通过此设计思路的应用,电子政务建设能达到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资源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218-03

The planning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BAI Xing-fu1,WANG Yun2,WANG Tie-ying1

(1.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2022 Station,Kashi 844000,China; 2.Jinan Vocational College,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p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re and more get attention, and that at the same tim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islands "conflic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a kind of important method is introduced in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of th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technology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 accord with the nee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nd the new ideas in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discusses the valid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idea of the appl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can reac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expected effect.

Key words: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resource ; planning of resource; demand design ;system design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所以,大力推进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建设,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代电子政务,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电子政务和面向知识管理的第三代电子政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目前的电子政务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完全达到预计的目标。因为,目前的应用系统大多数只是解决了业务流程的应用的问题,只是把人工的流程机器化。面向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强调的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而这一部分的功能恰恰没有完全达到。所以,未来我国的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就是数据和信息的规范,所以,必须在项目开始就得进行信息资源规划。

1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都是政府或企业的重要资源。因此,应该像管理其他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成为资源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重要性与日俱增,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为信息的生成、传递、存储、积累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且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又为信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基础和条件。

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环节。对信息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控制和开发,通过信息流的畅通和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竞争力。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必然延伸。信息管理面处于微观层次,面向个别机构和组织,使得信息资源分散,使得宏观层次的信息共享和效益无法体现。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和未来都将如此),往往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岛”与“应用孤岛”,远不能发挥信息化投资的效益。信息资源规划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信息资源规划技术

信息资源规划又称IRP(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技术是指对政府或企业运转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通过分析信息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建立整体信息标准与信息系统模型,

首先,信息资源规划来源于系统论,主要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观念。一般系统论把系统定义为: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所以,对系统进行分析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钱学森认为,进行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部一般不承担具体部件的设计,却是整个系统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抓总单位。

另外,信息资源规划也继承于软件工程生存周期理论。通过对软件工程生命周期模型进行分析,在软件工程生存周期中的开发过程中有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结构设计活动,也有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活动。这说明,系统分析设计和软件的需求分析设计是分开的。而系统的分析设计就是项目总体的分析设计。所以,通过对软件工程生存周期的研究,结合软件工程项目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软件工程项目需要做总统的分析和设计,即信息资源规划。

所以,信息资源规划来源于对信息和信息工程的认识,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管理要求,遵循了系统论和软件工程生存周期理论一般规律而形成的一种技术。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形势发展的必然,他是一种总体数据规划的方法理论体系,包括业务梳理的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系统建模的方法等;他依托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用户视图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对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提出对未来的规划。

3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规划实施方法的设计

目前,由于在具体的电子政务项目中,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实施比较少,可以借鉴的成熟实施方案不多,所以,结合理论分析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提出如图1所示的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实施方案。

图1信息资源规划的分析设计思路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主要分为4个步骤,业务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系统数据建模和系统功能建模,以上各个步骤也是实施的步骤,有先后顺序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业务需求分析:主要是对用户的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用户的原始需求,以及业务的流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需求分析并不是针对项目的,而是从用户的业务出发,对业务的需求分析。

2)数据需求分析。主要是对用户的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具体包括3个步骤,用户视图分析、数据元素分析和数据流分析。用户视图分析是从用户日常用的表格、单据出发,具体分析用户业务中到底有哪些用户视图(即用户数据表)。数据元素分析就是对这些用户视图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数据流分析,就是结合业务需求分析整理的业务活动,与用户视图进行结合,分析业务活动与用户视图的关系。

3)系统数据建模。主要是对数据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包括定义业务主题和基本表、用户视图分组和数据元素的规范。定义业务主题和基本表就是针对数据需求分析中的视图和数据元素的分析,并结合业务活动,设计业务的主题和基本表。这个内容是从业务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项目要实现的系统出发。定义的主题和基本表即是整个业务的整体数据的规划。用户视图分组即在整体数据规划的基础上,对数据需求中的用户视图与主题和基本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对应关系。数据元素的规范就是结合数据关系和业务流程,对基本表的数据来源进行说明,并说明各个视图与主题和基本表之间的操作关系(如是创建、更新还是查询)。

4)系统功能建模。主要是对项目的功能模块进行建模。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模块与数据的关系的定义。系统的定义,就是针对上面研究的用户的业务需求,针对本项目,进行功能的定义,并进行流程的说明(系统流程图)。功能模块与数据的关系的定义主要是结合业务需求分析得到的业务活动与用户视图的关系,以及用户视图与基本表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到,功能模块与基本表的关系。

最终设计的成果包括:业务的主题和基本表、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功能模块与基本表之间的用户视图及其关系。

4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规划实施方法的验证

以一个执业资格管理系统建设的项目为例,具体应用此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方法,执业资格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执业资格考试管理:包括考试的组织、考点的设定、考试时间的设定、执业资格报名的管理、试题的管理、考场的安排、准考证的分配、阅卷管理、试卷和成绩的分析、合格线的设定、资格证书发放管理。

2)执业资格的注册管理:首先是人员的注册管理,包括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变更注册等,另外是注册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包括注册证的发放,注册证的补证,注册证的换证,注册证吊销等内容。

3)执业资格继续教育管理:包括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继续教育老师管理、继续教育成绩管理等内容。

4)统计分析功能:包括试题的分析,成绩的分析,考试人员的分析,注册人员的分析等多角度的统计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基本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的要求对执业资格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设计,需求分析的主要成果包括业务职能域、总体业务流程。执业资格管理数据需求分析表和各职能域的数据流图,为数据建模和功能建模准备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的思路进行系统设计(即数据建模和功能建模),主要成果包括业务主题和基本表分类、用户视图和数据库关系表、数据库设计图、系统功能图、系统流程图及流程说明和功能模块与数据基本表的关系表,最终完成了执业资格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按照本项目的特点建立了主题数据库,既把业务主题可以划分为人员库、成绩库和证书库三个部分,具体如图2所示。

图2执业资格管理主题库关系图

1)人员库:包括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人员的注册时需要增加的情况。人员信息在考试准备、发证、人员注册、人员管理各模块都可以用到。人员信息大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员基本信息,即考试报名需要填写的内容,第二部分是人员注册信息,即人员在注册时需要填报的信息。

2)成绩库。主要内容包括成绩管理,各年的成绩记录,考场、合格标准等

3)证书库。主要内容包括资格证书,注册证书,继续教育单位信息,继续教育老师信息,继续教育成绩等内容。

通过主题库的建立,为以后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规划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也符合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只是提出了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并在项目中进行实践。下一步,需要在更多的项目中实践信息资源规划,以完善信息资源规划技术,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霍绍周.系统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4-25.

[2]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1-2.

[3]陈新.信息资源规划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珠江水运,2009(2):52-53.

[4]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8-102.

上一篇:智能计量器的环境有益性 下一篇:PXI技术最新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