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服装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时间:2022-10-17 04:17:51

论中职服装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中职服装教育是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和制作能力的专业教学,包括设计工艺制作、美术设计、制图等多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进,中职学校在服装设计专业中融入多种现代化技术教学,为学生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传统教学以教为学的模式对教师教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教学中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引入中职服装教学中,但是由于教师多年来的教学习惯还难以改变,还是喜欢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给学生。尤其是在服装结构设计环节的教学,教师难以走出以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局限,教师教授的结构设计理念陈旧、传统,设计方法不够新颖,通常是将现有的设计方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和学习,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得学生只能纯粹的模仿别人的设计作品,却不能设计出全新的服装款式和独具风格的样式。再加上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够熟练,同样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服装教学的使用,使得目前服装教育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

2.缺乏对服装现代产业化的了解

服装现代化产业的模式通常是批量生产,从服装的设计到引进原料的投入到生产成品检货验货的整个生产过程是一条直线型的流水线,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一位员工只负责生产过程的一至二道工序。但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培训方式是对学生从服装制图设计到服装制作整个过程的培训,学生的学习意识处于对单件服装的完整制作过程,而缺乏对现代化产业模式的了解和熟悉。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生产企业在对人才的需求上存在紧迫的局势。为了使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引进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但是,由于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停留在已有的创作上反复熟悉和训练,缺乏对服装设计的创新和探索,进而导致学生完全不适应现代化企业人才的需求。

再次,中职服装教学与实际生产模式严重脱节,教学方式太过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而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一定的重视,使得学生只懂得知识,却无法熟练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3.对新技术的运用缺乏重视度

服装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在实践中逐渐累积经验为以后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实践课是服装教学必备的专业课,需要结合相应的机械设备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和运用。中职服装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基础实践、技能实践和成品实践三个方面。基础实践所涉及的教学设备主要是工业平缝机,让学生懂得基础的缝纫方法;技能实践则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例如包缝机、粘合机等;成品实践需要增加常用的特种机,让学生在基础实践、技能实践都熟练的基础上进行成品的制作。无论是服装专业课的哪一类课程,都需要各种设备相结合进行教学实施。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虽然引进各大中职学校,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计算机信息资源大量的浪费。同时,由于新设备的资金问题,中职院校引进的新设备数量有限,通常只能作为教师教学设施,而且对于新设备的使用还有一定的时间规定,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很少利用到新设备让学生实践,使得学生对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不了解。

4.教学效率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教学缺少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通常是将实践时间留到学生课后自主练习,教学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由于多数学生有一种惰性思想,在教师安排的课后训练中由于没有人监督,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完全不在意课后训练,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或者,某些学生在练习几遍之后认为自己已经熟悉,也不会反复的练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同时,由于课后没有教师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之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使得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将服装课程形象化、生动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静态的教学变成动态的教学,增加教学课堂气氛,并且通过引进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使学生在网络教学中掌握对服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较传统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1.信息技术教学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最新的设计元素,以及利用网络这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认识课堂之外的庞大的设计空间,将空洞的设计概念转化为真正的设计元素,从而认识到设计的关键是在于创新。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还能使抽象的课程变得生动形象。

2.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无论学生是在学习服装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还是成品制作过程,都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特定的设计系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服装设计、服装模拟制作等。

3.信息技术教学将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服装教学过程,尤其是实践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展示,将静态的教学变为生动的动态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有效的开展

1. 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施的基础,只有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才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向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奋斗。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职服装教育的教学理念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设定教学观念,培养与新世纪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技术性人才。因此,在教学观念上,服装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优势,教师教学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更大程度的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在应用型社会生产中。

2.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课程内容和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由于服装专业的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借助多媒体来增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手段之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案的教学中插入各种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如可以展示服装制作的整个过程的视频,提前引入设计理念、制作理念,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激起对设计的热情和向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设计的作品,各种服饰的图片展示,分析各种服装类型的特点和结构,让学生在视觉效果上产生对精美服装的赞赏,从而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推动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活跃课堂的作用。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现代服装资讯的了解和设计基础的学习

3.1加强对现代服饰资讯的了解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引入,教师教学可以根据广大的网络平台,搜集最新最全的服饰资料和信息,并通过网络或课件将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新的服饰资讯。由于经济的发展,促使在服饰设计上要飞速的更新和创新才能赶上时代的进程,因此,学生应该第一时间了解到服饰设计理念的变化和更新,同时在了解现有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收集独具特色的设计元素,为自己的服装设计奠定材料基础。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收集自己喜欢的设计作品,并加以练习和改进,变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3.2加强对设计基础的学习

设计基础的学习主要是对服装结构、款式的平面设计。由于服装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人的身体结构来设定,对于某一个部位需要做到精准和细致。由于教师在讲述人体结构和服装结构的定义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通过单纯的知识无法想象出服装与人体结构的磨合之处,在设计的实践中,需要一定的模型来进行服装的设计。由于教学设施的关系,学生不能随时随地的对着一具人体模型进行设计,因此,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设计课的实施是最直接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计算机特定的设计软件,让学生将平面手工设计转换三维立体结构,更具实用性。同时,设计软件中的三维模型可以让学生做到设计中的精准和细致,避免错误参数引起的不协调。而且,计算机中信息量存储大,学生可以将教师展示的服装设计过程存储在电脑中,对课后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信息化教学对工艺技术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教师将复杂的工艺分板块展示在学生面前,并通过计算机先进的技术,将工艺技术进行详细的演示,让学生清晰、直观的学习。并且,学生通过在电脑上的操作,将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还可以引进工艺制作的模拟系统,学生利用模拟系统进入工艺缝制的全过程中,不但可以减少学校教学设备的引进,节约成本,还可以让学生反复的在系统中练习,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学生自我展示平台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服装专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通过网络巨大的资讯平台可以收集到在最新的服饰资讯,以及新的服装设计作品。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服装的设计和练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信息技术的传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主交流和学习,达到提高自身认识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网络服装设计比赛,并将学生的设计作品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进行评选,设定一定奖项,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实现创新的飞跃。同时,设计比赛还极大的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比赛,还可让学生充实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步入社会职业做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雷.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研探索,中国科技教育,2011年第05期.

[2]苗芳.服装专业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23卷,第11期.

[3]叶迎春.浅谈中职服装工艺课教学技巧[J].教育技巧,中华少年,2011.05.

[4]张志宇. 高校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纺织教育, 2012年2月,第27卷第1期.

[5]崔登玉.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法之探讨[J].理财世界,科教研究,2009.2.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浅谈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