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防治

时间:2022-10-17 02:57:29

浅谈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防治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防治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洋地黄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心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显效患者有10例,有效患者有25例,无效患者有15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显效患者有15例,有效患者有30例,无效患者有5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老年性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以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1]。随着老年性高血压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尤其是心力衰竭的危险程度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2]。有效合理的控制老年性高血压,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和合理处理老年性高血压,可减少和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3]。为探讨和分析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防治措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 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58~73岁,平均64.6岁。1级高血压30例,2级高血压50例,3级高血压20例,心力衰竭病程1~3年,平均病程2年,心功能Ⅱ级80例,Ⅲ级患者有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8~72岁,平均64.0岁。1级高血压15例,2级高血压25例,3级高血压10例,心力衰竭病程1~3年,平均2年,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10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9~73岁,平均65.0岁。1级高血压15例,2级高血压25例,3级高血压10例,心力衰竭病程1~3年,平均2年,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1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给予洋地黄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疗程为4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测定心脏功能的变化。

1.3疗效标准 采用治疗4个月后心功能变化作为判断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的依据。显效:心功能达到I级或改善Ⅱ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P

2 结果

对照组显效患者有10例,有效患者有25例,无效患者有15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显效患者有15例,有效患者有30例,无效患者有5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 P

3 讨论

老年性高血压是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以及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多为单纯收缩期的高血压,收缩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舒张压会出现降低或比较稳定,脉压差明显增大[4]。一般来说,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对于降压药物的治疗反应也不一,顺应性也不好,因此,对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是应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延长预期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治疗时需要从小剂量开始进行治疗,合理调整用药的剂量,必要时可尝试使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使用,需要长期用药。

本研究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郝瑞军.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6(24):713-714.

[2]范利,武强,甄永存,等.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及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04,3(18):131-132.

[3]刘洁云,张艳凯,何战斌,等.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健康必读杂志,2010,9(9):189-190.

[4]沈蕊.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2,30(33):6579.

上一篇: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 下一篇: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