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应试技巧

时间:2022-10-17 02:32:23

高考话题作文应试技巧

高考日益临近,在有些同学的心中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语文的提升空间不大,放松甚至放弃了语文复习。其实,在最后这二十几天,语文仍然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作文,坚持审题训练,坚持动笔,保持写作的感觉,至关重要。今天,我想就最会一段时间作文备考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我要讲的题目是:高考话题作文应试技巧。

有些人认为,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在审题方面降低了要求。这是一种误解。材料作文提供一段文字材料、小故事、诗歌等,从中提炼一个观点,一个主题,审题不能偏,限制很严;而话题作文,只是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并不是写什么都行。从河北省阅卷抽样调查看,作文低分的考生绝大部分是在审题环节出现的问题。我们常说,一着不慎满盘皆是,一步错步步错,用在作文审题上十分恰当。

所谓审题,就是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信息全面审查题意,也就是弄清楚命题者打算让你写什么,干什么。

全面:

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题目,包括三个部分: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

1、话题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不能放过。话题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导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和立意的某些限制。审题时,通过文字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2、弄清话题的内涵。

话题内涵就是指话题的限定性因素和非限定性因素。如“诚信”“成熟”“机遇”。

3、弄清材料和话题的关系。

A、材料暗含主旨。

B、材料提示写作内容。

C、材料仅仅引出话题。

准确:

1、不能感觉粗浅。看到引号里面的文字就仓促动笔。

2、不能用固有的作文套题目。考场做容易出现。如科幻小说。

深刻,就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

新颖,就是要写出个性。

1、要善于化大为小。所谓化大为小,是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因为话题作文提供的是一个写作范围,只要是在这个范围内的,都可以考虑。

2、善于寻找触发点和动情点。

3、选择自己做擅长的文体。

4、注意现实的针对性。

99年高考,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也带来弊端,不关注生活,不联系实际。

近几年的高考题,都蕴含着社会热点问题。

2001年“诚信”

一位考生介绍作文成功经验时,有65分钟时间,35分钟构思,30分钟成文,得分58分。谋篇列提纲就相当于盖高楼要有图纸。考生往往轻率动笔,写到一半发现不对路,马上往回扭,使得作文思路混乱。或者想几句写几句,思路总是断。作好的办法是列提纲。

写议论文,可以分论点的形式展开,几个分论点是什么,每个分论点里面打算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据那些例子,引用谁的名言,都应该考虑到。写记叙文,打算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运用什么叙述方法,是顺叙还是倒序。写抒情散文要考虑抒发什么情感,整体思路怎样安排。这些问题在列提纲的时候都应该考虑。

好的作文题目就象人的脸面,阅卷老师看到题目就有一种想看下去的愿望,增加阅卷老师的好感。这样的作文题目就是成功的。许多同学常常用话题代替作文题目,这是下策。

拟定标题的方法有很多,举几例。

1、修辞法。

人生是一张答卷(比喻)

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通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引用)

2、观点类。

上一篇:青春如风飞扬 下一篇:四个作文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