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时间:2022-10-17 02:00:41

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摘 要】改革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实施,虽然要受教育界和社会的制约,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乃是课堂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手段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充分认识传统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如学生少数在成才、片面发展 、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等。应放眼世界和未来,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消除对素质教育的误解。明确自己有责任也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观念研究课堂教学,它追求的是更高境界的教学质量,培养的人才是更全面、更高层次、更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应以改革的姿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对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具体做法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一、探讨教学目标,确定更高追求

作为教师,其职责不仅是“解惑”、“授业”。优化数学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优化教学目标。首先,数学教师的工作目标不光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让其学会求知,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也就是不但给学生“授业”还应使其日后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其次,各项目标的制定要明朗可行。数学知识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不但要依据大纲,还应根据本校各班的学生实际,层次分明,深度适宜,实现“不求人人长学,但求个个成才”的 现代 教育观。德育目标如理想、道德、立志、爱国的教育方法,指导文化、 艺术 教育目标应易于操作,使之有机地渗透在每一课时的教学中,顺畅 自然。

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准确形象的作图,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美学、艺术教育效果。教学中注意教学性质的类似美,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等美育素材,使学生不但受到美学教育,而且能增加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易于记忆。

二、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确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例如,一年级教学5的认识,由于学生入学前一般都能按实物点数,就不宜在主题画上用过多的时间去练习数数,而应把5的组成和写数字5作为教学的重点。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必须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但是其中也有主从的关系,而弄清主从关系,教学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迁移作用,从而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引导学生应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知识把它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就不难解决。这样可以着重做一些把除数的小数点移动位置,使它变成整数,再把被除数的小数向右移动相同位数的练习。

有时一部分知识或一个知识点需要弄清教学的关键,它对所学的知识能否掌握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教学用两位数除,关键是使学生掌握用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一位数的试商方法,至于商多位数的可以依此类推。又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在于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弄清一个长方体有哪3组相对的长方形面,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组长方形面的长、宽各是多少。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问题。有些教师抓住这个关键,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取另外的方法,如通过例子给学生总结各种不同情况的计算表面积的公式,而忽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学效果就比较差,教学时间也用得多。

三、积极深化改革,实践多种方法

历代 教育 家研究出许多教学方法,但从来没有评出最佳教学法,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广泛学习,大胆创新和实践,吸取各种教学方法之精华,创建适合本班学生、适合时代的多种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

(一)愉快情景创设法:成功的教学不能靠强制,也不能让学生将其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负担,而是要使学生、教师轻松愉快,师生在愉快和谐的情景下,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

(二)说题法:为了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做题的质量,在课堂上请学生当众说出他的解题思路。

(三)编题法:即学完一种方法后让学生自己编题并说出解题思路。

四、电教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在整个教学设计实施中,电教媒体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进行整合,才能达到最 佳效果。在创设情境时,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而恰当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 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和热情。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时尤其需要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媒体课件,教师运用了多媒 体技术来表达教学内容,能让小学生在觉得课堂内容非常丰富、非常有趣。教师还可以运用计 算机技术在课件中设计一个卡通形象来参与教学,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小助手”会鼓掌祝贺, 答错了它也会鼓励加油。这种情境创设不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而且起到了评价的作用。教 师在运用了媒体课件教学中,中、高年级的学生也必须注意创设最合适的教学情境。如:教学 “长方体的体积”应用题时,我们在动画中创设一个虚拟人物“小明”,他家要装修,需买十个 立方米的木材,小明凭着在刚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的知识,自告奋勇地帮助爸 爸计算,结果闹了不少笑话,还造成了损失。同学们看了这个故事后,明白了学习要理论联系实 际的道理,这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印象也很深刻。此外,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还可为学生播 放一曲优美的音乐,以助于学生大脑的调节,提高其学习效率。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 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 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 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整体教学效果获得提高,最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上一篇:浅论数字化微格教学在舞蹈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形象感知,理清算理,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