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黎,音·越·韧

时间:2022-10-17 01:40:09

“爱与和平”音乐节的创始人,从玩音乐到玩音乐节,对于音乐的喜爱让他变得偏执但不沉迷,时代在变他需要做的也在变,超越、韧劲,布满阴霾的市场让他必须这么选择,正如他的名字,余永黎,永远等待音乐市场的黎明。

音乐节必须要请大牌么?

大牌本身是亮点,有号召力,但这仍要考虑赞助的费用,钱成为了音乐节的致命伤,资源并不缺,我自己创办的“爱与和平”音乐节不会受到其他大型音乐节的影响,可大可小最起码可以做到全城的互动,另一方面对于武汉原创音乐的推动一直都有,武汉几乎所有的原创音乐乐队都有我的无偿帮助。

你是一名商人么?

我希望成为做音乐的商人,但是我目前仍未达到这一步,我希望把推广原创音乐的行为与商业很好的结合起来,走上商业的正轨。

走上正轨应该是怎样的商业模式?

音乐节只是一个平台,让平台成为一个孵化器,平台可以无限延伸,比如音乐培训机构和艺术培训机构、签约机构、音乐主题咖啡厅。

你所做的一切与一线城市的商人做的有区别么?

其实我们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一线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在武汉文化并不好卖,许多机构愿意与文化结合在一线城市,在武汉文化是一个长线的东西,投资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足够好的效益。我们跟中法音乐节有合作,德中同行深度参与,我两次被邀请去瑞典交流,这些仅仅只是得到民间的关注度,很难上的了“正席”。

武汉原创音乐差么?

其实武汉原创音乐已经比很多城市好了,但是仍旧无法企及北上广,音乐制作能力和氛围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存在武汉这里原创音乐缺乏包装自己的意识或者说太容易自我满足。

年轻人应该为了梦想而放弃稳定工作么?

我 不支持,哪怕在北京也一样,很多成名乐队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业,唱片公司平常也不养乐队,只是偶尔提供演出机会,不过大环境正在变好,越来越多的音乐节给予了他们生活的支撑,这或许是一种“音乐繁荣时代”。

现在算是成功么?

如果在商业角度上来说,我们远未达到成功,但从文化品牌的可持续性发展上来说我们是成功的,我们有全国音乐资源,与瑞典也有合作。

上一篇:在有些地方 静下来慢慢享受也是旅行 下一篇:女神+时尚+爱情=非常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