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有多安全?

时间:2022-10-17 12:30:27

你的手机有多安全?

与Andrea Boland取得联系很费了一些周折。这位缅因州的议员回复了电子邮件,并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布了办公电话和住宅电话。但是,与很多政界人物老是喜欢拿着黑霉手机讲电话不同,她只在等待电话的时候才打开手机。她这样做了,逐渐地,缅因州的每一个人――美国其他州的人在拿起手机煲电话粥之前也会三思的。

3月,缅因州议会开始就她提交的一个议案进行辩论,这个提案的内容是要求缅因州的生产商在售出的每一部手机上贴上一个警告标签,声明:“本产品有电磁辐射,可能引致脑癌。用户,特别是儿童和孕妇应该让手机远离与身体和头部。”

或许你正看着自己的手机,心中对此存有怀疑;全国癌症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说,尚无证据表明,手机威胁公共健康。很多科学家认为,在研究尚不充分且经常偏袒无线生产厂商利益的情况下就下结论说手机对人体无害,是草率的;他们对此表示担忧。华盛顿大学神经学专家赖・亨利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认为,在厂商资助的研究之外,还有更多的独立研究都发现手机的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一些国家,如芬兰、以色列和法国都了手机使用的准则。三藩市市长加文・纽瑟姆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于是他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他希望他所管辖的城市能够立法要求生产商在手机包装上和使用说明中标明手机辐射的信息,零售商必须在销售该产品的楼面明示有关数据。

现在美国拥有2.7亿手机用户,全球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40亿,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手机和癌症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足以对公共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在拨出和接听电话的时候,手机放射出低波段射频辐射。这些辐射波虽然比无线电调频信号要强,但仍然只有x光强度的10亿分之一。

对于这一点,无线产品的生产商们坚持认为,射频的辐射强度不足以改变人体内的分子;联邦通讯委员会把人体受手机信号辐射程度最大化,是为了防止射频辐射使手机机身温度不断升高,从而损坏手机。手机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至少目前还不足以破坏人体组织,引发癌症。

不过,这项研究还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1995年,赖・亨利与别人合写的一篇文章表明,人体连续两个小时处于射频的辐射下,按照目前美国的标准来说是安全的,但却能够破坏老鼠脑细胞,最终导致癌症。虽然后来的研究者――常常是在无线产品生产商的资助下进行研究的学者,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结论,但是2004年,一个欧盟资助的研究得出了与赖・亨利相似的结论。

Dariusz Leszczynski是芬兰辐射和核安全管理局的研究教授。他的研究显示,射频辐射可以引起血管中细胞产生紧张的反应,从而导致血脑屏障出现危险的裂口。手机辐射可能通过阻碍细胞对正常DNA损坏的修复能力,间接破坏细胞,考虑到技术的不确定性,现在说使用手机是安全的,还言之过早。

如果射频辐射增加了人们罹患脑癌的机会,那么,在对手机用户的长期研究中就应该显现出这个结论来。但是很多病理研究都无法找出二者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如:2007年,丹麦癌症协会对421000个手机用户进行了一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手机对人体无害。

不过,这些研究大多都有问题。上面提到的丹麦人的研究并没有包括那些最早使用手机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企业用户,因为他们并不直接收到手机账单。而且,该研究只考查了2002年被诊断为脑瘤的用户――这之后不久,使用手机开始普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脑癌的发病要经历几十年的时间,所以等到出现可以观察到的肿块,可能需要很多年。“但现在我们看到的病例潜伏期太短,”以色列哥特纳研究所的癌症研究专家Siegal Sadetzki博士这样说。他的研究已经发现在使用手机和唾液腺瘤之间存在着某些关联。

Sadetzki是以色列在对讲机研究方面的首位研究人员,这项由来自13个国家的研究者进行的研究持续了很多年,其中大多数人都是欧洲人。这项对讲机研究的结果本来计划在2006年公布,但最后的报告被再三推迟,据报道,研究人员之间意见严重分歧。在美国,全国毒物学研究计划开始把手机对健康的影响纳入研究范围。但是最终的评审结果至少在2014年前不会出来。

权威数据公之于众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对于那些关注射频辐射的人们来说,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减少辐射。使用手机话筒或者连接上一个戴在头上的有线耳麦,这样可以在电话交谈的同时,让手机远离自己的身体,从而大大降低射频的辐射。(蓝牙耳机也有帮助,但是它们仍然存在一定辐射。)考虑到手机对头骨较薄的儿童有更大的潜在危害,家长们应该尽量推迟给孩子配备第一部手机的时间。同时,要销售那些能够把辐射波从头部引开,从而大大减低辐射的手机套。

这正是Boland和其他倡导使用警告标签的人正在争论的问题。确实,使用手机还没有与癌症风险联系在一起。“从技术上讲,我们还没有证据,”Sadetzki说,“但是考虑到公众的健康,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搞好预防。”

上一篇:手机的“美味”? 下一篇:视频以世界杯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