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与麻醉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17 12:06:44

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与麻醉效果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与麻醉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手术例A组16例)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操作B组例)常规麻醉操作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外腔指征确切时再进入~mm后置麻醉导管。结果:A组麻醉满意率75%B组8%以上。结论:硬外腔穿刺针进入硬外腔的深度直接影响麻醉效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技巧可使硬膜外麻醉达到良好的镇痛及肌肉松弛作用。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穿刺针深度 麻醉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硬膜外麻醉手术例其中腹部手术例胆囊切除术1例、阑尾切除术1例、子宫切除术1例下肢手术1例均为股骨干内固定术;男1例女19例;年龄~6岁体重5~7kgASAⅠ~Ⅱ级。所有病例筛选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B组例%利多卡因术前常规半小时肌注阿托品5mg、安定1mg。

方法:A组16例胆囊切除5例、阑尾切除例、子宫切除例、股骨干固定6例麻醉穿刺点选择相应部位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操作;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指征:落空感明显、有负压、气泡溢出、注射空气无阻力立即停止进针置入麻醉导管。B组例胆囊切除5例、阑尾切除8例、子宫切除7例、股骨干固定例常规麻醉操作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外腔指征确切时特别是注射空气~ml无阻力后再进入~mm后置麻醉导管。

两组都是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cm平卧后先以导管注入%利多因~5ml5分钟后出现麻醉平面无不良反应分次注入15%~%利多卡因6~8ml观察麻醉效果如下。

结 果

A组麻醉效果良好6例、阻滞不全6例、重新穿刺例、改全麻例其中阻滞不全的6例中因为内脏迷走神经阻滞不佳病人有明显的牵拉反应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均需应用麻醉辅助药:氟芬合剂或度非合剂等麻醉满意率75%。B组麻醉效果良好18例、阻滞不全1例、重新穿刺1例、改全麻例手术需要麻醉操作方法8%以上效果很满意镇痛良好肌松满意几乎无内脏牵拉反应术中基本不需要应用麻醉辅助药似有“硬外麻醉全麻效果”之称。

讨 论

硬膜外间隙是一个潜在腔隙其内充满脂肪、血管及淋巴管。对照组A组硬外穿刺针刚好进入硬外腔虽置管顺利但是由于硬外腔的特殊结构影响局麻药在硬膜外腔的扩散药物被局部组织吸收出现斑块状麻醉有一种可能是硬外导管延硬外腔侧壁进入因硬外腔又有许多隔膜或脂肪颗粒致导管置入时有可能偏向一侧椎间孔出现麻醉平面的左右分布不均衡导致单侧麻醉这势必影响最终的麻醉效果。还有一种可能是穿刺针斜面一半在硬膜外腔仍有一半在黄韧带内从而引起阻滞效果欠佳。B组此种操作方法穿刺针进入硬外腔后再进入~mm置管能够保证在8%~9%的情况下导管确定在硬膜外腔根据硬膜外腔的解剖关系在中胸段硬外腔约~5mm、到第、第腰椎平面最宽在成人约为6mm所以穿刺针进入硬外腔后不会进入蛛网膜下腔基本能确定硬外导管置入后在硬外腔中间位置硬外腔中部结构组织较疏松注药后局麻药的弥散均匀阻滞相对完全因而效果确切。

由此得出结论硬外腔穿刺针进入硬外腔的深度直接影响麻醉效果但是在到达硬外腔后一定要严密、审慎进针理论上没严格的界限可定只能凭麻醉医师的经验操作我科在硬外麻醉操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巧麻醉效果显著。

上一篇:齐刺结合弹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下一篇:基层医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