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3例

时间:2022-10-17 11:55:11

手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3例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4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相关治疗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手术切开桡骨腕背侧韧带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91.3%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3.9%)(P

关键词:手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效果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上又称为De Quervain's 病,是临床骨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且这种疾病在中年以上长期从事手腕部操作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约(6∶1),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可放射至手、肘或肩臂部,活动腕部及拇指时疼痛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素日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药物不良反应也比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手术治疗在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治疗效果。2005年6月~2014年6月,我们采用手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36~58岁,平均年龄为(56.5±0.8)岁,患者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3.5±2.4)个月;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35~56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患者病程为(1.2~6.5)d,平均病程为(4.2±3.1)d。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行常规推拿、针灸、中药外敷、局部封闭、物理治疗。实验组采用手术切开桡骨腕背侧韧带并部分切除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确定桡骨茎突处压痛的部位,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做一长约2 cm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眼科剪刀锐性分离,注意保护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显露腕背侧韧带,用小手术刀片切开,术中发现所有病例腕背侧韧带增厚,管腔狭窄,肌腱受卡R,切除部分增厚的管壁,做拇指伸直及外展动作,保证肌腱得到充分松解,彻底止血后,3-0丝线缝合切口。术后24 h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腱粘连[1]。

1.3临床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症状、体征等完全消失,腕部无疼痛,关节活动自如;好转:患者症状、体征等完全消失明显减轻,患者腕部存在轻微疼痛,关机活动存在一定困难;无效:患者患者症状、体征等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或患者病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进行SPSS 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并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1.3%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3.9%)(P

3讨论

桡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沟,上面覆以腕背侧韧带,形成一纤维性鞘管,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此鞘管后折成一定角度分别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和第1掌骨。因此肌腱活动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当拇指及腕部活动时,此折角加大,从而更增加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久之可发生腱鞘炎,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变粗,逐渐产生狭窄症状[2]。对本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熏蒸,理疗,局部封闭等,但效果多不巩固。近年来,手术治疗在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1.3%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3.9%)(P

综上所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刚.12例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外固定器治疗体会[J].临床中老年保健,2012,5(2):132-134.

[2]葛占洲,陈秀民,王在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6):135-136.

[3]刘新焕,蔡建平,张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研究评述[J].中医学报,2013,28(2):184-187.

[4]张殿英,傅中国,王天兵.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6):340-343.编辑/张燕

上一篇: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代雨 下一篇:产褥期痔疮护理措施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