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17 10:37:07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对师生关系重新认识与定位。因为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能需要教师能够更多的“退一步”甚至“降一级”,来营造一个师生平等交往的学习氛围。这里的互动、交往就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对话,意味着相互建构,意味着积极参与,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教育情境和氛围。课堂互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让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学会平等与尊敬。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日益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受到了震动。传统教学中人们只是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学习几乎就成了“背诵”、“练习”和“考试”的代名词,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体验、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简单的将学习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现实教学中,“一切为了高考"成为众所周知的“主旋律”。

只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而轻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旧的评价模式就导致学生成为会反复演练的学习机器,学生学习的思想压力大,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甚至部分学生还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课堂良性互动,实现师生的双赢。

一、课堂互动的前提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缺少了主角,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就缺少了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积极性,课堂也因此有了活力,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充盈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巧和对学生真挚的爱,还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学的各种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或是创造情境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或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是创设高潮强化学习的兴趣,或是不断设疑、提问的方式和策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维持,或是使用艺术性的语言感染学生,或是创设实验,或是探索,或是抓住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等,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聚精会神,保持稳固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并将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从而达到整正的互动,有效学习。

二、课堂互动的核心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教育者要能够材施教、因生施教。这说的“材”是教材,“生”是学生。即教师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的个性风格,从教材中寻找课堂互动的突破点;能够摸清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和训练点,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让每一层的学生都能进步。

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比如,在原电池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化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趣味实验,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动手,让其去探索,去发现总结。如果没有对教材特点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没有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对教材大胆取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课堂互动仍旧不可能真正实现。

三、课堂互动的关键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实施课堂互动,首先是心灵的沟通,缩短师生的距离。教师要从情感投入开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教师由单纯的权威的教育者到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从“师道尊严”向“学道尊严”转变。教师只能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兴趣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学生成为朋友的关系,创立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讲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的和每一个学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一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善于启发诱导。因此,要使得课堂互动能够展开,采用协商的策略就成为保持师生互动关系的必要基础。市升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但是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妨让学生讲授,有的演示实验如碘的升华、Fe3+与SCN-的显色反应,可以可以通过学生来扮演,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气氛空前活跃。我想最重要的是因为学生自己上课,“师生”平等,可以随便提问致疑、发表见解,不管这个见解是多么的不和正或可笑。从同学们的课堂积极参与上,课后的总结,可以看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我想,心理上的放松是这堂课成功互动的关键。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上述四个“必须”,我们就必须实现课堂互动。

上一篇:农村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