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时间:2022-10-17 08:26:31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善于提问的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力。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进行探讨。

小学数学 提问设计 想象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艺术,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善于提问的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力,提高教学中的交流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纽带作用。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适宜的问题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们有时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试图启发学生提问,但是会提出问题的学生还是少得可怜,学生怕说错被同学、老师取笑,有问题也不敢说,要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乐于提问,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如在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熊妈妈给两只小熊分西瓜,熊妈妈说:“弟弟分三分之一,哥哥分四分之一……”还没等熊妈妈的话说完,熊弟弟便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哥哥分得比我多!”然后教师问学生:“熊妈妈分得公平吗?你觉得谁分得多呢?”学生们对问题很好奇,想要知道问题答案的兴致很高,这样的问题不但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还会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老师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问,变“学答”为“学问”,要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并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课上的“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生产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回答提出异议或给予评价,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从心理上处于期待状态,产生了一种渴望掌握知识的内在要求,开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只有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很好地结合,提问的方法灵活得当,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客观而委婉,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敢问、善问。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都应精心设计、把握好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到好处、合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问答策略(问什么、怎样问、如何问),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在提问中精彩纷呈。让我们都来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问出“学问”,问出老师们自己的“精彩”,那么课堂提问就达到了一种艺术境界,成为自然的课堂,以“问”而激起千层浪。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使课堂提问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启迪学生智慧的效果,那么就可以更加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如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下一篇:利用探究活动,促进物理课堂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