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素质养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10-17 08:04:32

诚信素质养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主要优势的分析,探讨怎样发挥优势,促进中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诚信素质;求真求实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59-02

一、问题的提出

1、是提高学生诚信素质的需要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到今天,这一向被奉为经典的传统道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对中学生而言,有些看似“小节”,却反映了诚信意识的淡薄:作业抄袭,考试作敝,说谎,不遵守校纪校规,做实验凑数据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心灵,使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度逐渐下降;二是这些学生自身修养不高,世界观还不成熟,价值取向偏颇。因此,对中学生的诚信素质,还需要加强培养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的学科,而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学科中的地位又是举足轻重的,它以严谨、实事求是为基本特征。因此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能对今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诚信素质中的主要优势

(1)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本身是严谨的,有比较严密的操作规范性要求。为了保证实验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则要求学生能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实验的操作规程,树立良好的守规意识。

(2)数据的真实性

物理实验本身是为了验证假设,为了得到真实的数据,由此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做到不浮躁、不虚假、尊重事实、忠于数据,那种凑实验数据、弄虚作假的作风是要不得的。

(3)现象的不确定性

学生在进行实验观察时,往往不是一下就能获得观察结果的,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异常情况,这就需要学生有客观求实、理性求真、一丝不苟的精神,积极检查原因,解决问题。

(4)探索的反复性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任何重大的物理理论的突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科学家百折不挠的反复实验和对前人的质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善疑多问、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坚持真理、剔除谬误的科学观。

二、实践的措施

1、发挥实验操作规范性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守规意识

(1)实验前的要求

了解与遵守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独立设计好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等。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了解实验操作前的相关要求,从中培养学生的守规意识。

(2)实验操作中的要求

这主要是要求学生妥善安装实验装置,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合理调节实验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测量实验结果,认真处理实验故障,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等。

(3)离开实验室时的要求

这是指通过让学生在离开实验前检查仪器有否损坏、掉失(如果有要及时报告老师);整理好仪器,排列整齐,放回原处等步骤,从中培养学生的守规意识。

以上要求看来似乎简单,对教师来说是“老生常谈”,但对学生来说,完全做到是不容易的,需要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贯地严格要求,在教学上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另外还可把实验常规要求作为考核、评估学生物理成绩的一项依据,努力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验习惯,逐步提高了学生实验中的守规意识。

2、发挥实验数据采集真实性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诚实行为

这是指在物理实验过程中,通过学习,感受实验数据采集必须做到客观、真实的要求,从中培养学生讲诚守信的行为。一是学习、感受中外科学家在探索中的求真精神。因为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经过千辛万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发现的,如欧姆经过9年的艰辛努力建立了欧姆定律;法拉第经历了10年的忘我探索,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的奥秘;而居里夫妇为了找出新的放射性元素,在一间破烂不堪的小棚里,不分昼夜地艰苦工作了4年,终于从几百吨的沥青油矿中,找出了0.1克的物质。通过学习这些材料,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从认识现象和研究规律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的求真精神。二是教师注意加强实验过程中的指导,防止技术操作失误造成数据结果的失误。三是通过听、问、观察,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防止、纠正学生的主观错误行为。如,当我在实验中发现部分学生为了图省事,在处理数据时有抄袭和弄虚作假的现象时,在实验结束的讲评中,我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要求他们在实验结束后安排时间重做,直到得出满意的实验结果为止。通过这三方面的措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和求实行为。

3、发挥实验现象不确定性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诚实情感

这是针对学生在操作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和实验仪器本身的原因,实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的情况,给予正确对待,从中培养学生的诚实情感。例如学生在进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常常会碰到电键合上后电表指针不动。这时我不是去帮助他们检查线路,排除故障,而是鼓励学生自行检查原因,解决困难,一次不行决不气馁,直至真正解决问题。又如,当学生在实验中一时得不到正确的数据时,我让本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或向其他小组同学请教,而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满意的结果时,他们对实验假设、实验验证方法和科学的理论就更加信服了,从而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正确的做法,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增强对真、善、美的辨别力和强烈的求真之情。

4、发挥实验探索反复性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诚信意志

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注意挖掘课本上的探索性实验,利用其反复性的特点,从中培养学生的坚守诚信立场。如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线圈中磁感强度B发生变化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接着再进一步探究,又发现在B不变的情况下线圈所包围的面积S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也产生了感应电流。正当在同学头脑中确立了这样二个结论时,我演示了下面的一个实验:将条形磁铁插在一个圆台上,圆台有八片弧形塑料片组成,当柔软的导线沿圆台曲线收缩上升时,磁感强度B和线圈面积S均发生了变化,但线圈中却无感应电流产生,这似乎否定了前面的结论,这一实验结果使同学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于是师生共同讨论,将刚才所做的两个实验再进行分析,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在多媒体动画的配合下,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根本原因。回顾前面学生所做的实验发现凡是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其线圈内的磁通量都有变化,反之则无磁通量变化。这时有同学大胆提出,线圈沿着圆台曲线上升,B和S都发生变化,竟没有感应电流产生,一定是这一过程中线圈内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他的看法对吗?我把这个问题作为作业留给了学生。第二天的课上,同学们积极进行了交流,最后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一步证实了这位学生的这种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反复探究,不仅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坚持真理的诚信意志。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树立良好的规范,从而增强了讲诚守信的意识。由于实验的不确定性和反复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追求真理的情感得到了培养,坚持真理的诚信意志得到了锻炼。

上一篇:小学美术课的课型思考 下一篇:高中音乐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