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策略

时间:2022-10-17 07:14:07

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策略

摘 要:近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解决了高速公路路网系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延伸,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使用年限的增长,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已变得日趋重要。本文针对现阶段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等措施,以顺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高速公路不断建成投入运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沿途各地的经济发展。如何管理好、养护好这些高速公路,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安全、舒适、快捷、高效地性能,是摆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与高速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顺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1 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的“管养一体”和“管养分离”两种模式,其中“管养一体”模式比较普遍。许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仍然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养护经费采用拨款形式,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公司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束缚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1.2养护运行机制不完善,“重建轻养”

这是一个在行业中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老问题。“重建轻养”在高速公路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和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资金一直不足,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同时也加重了养护的负担。加之部分管理者对高速公路早期养护认识不足,在资金及科技投入上更屈从于建设方面的压力,这在建设与管理合一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更为明显;二是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大都利用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建设,开通运营后,还贷或提取回报的压力较大,不能抽出更多的资金从事养护和科技开发,甚至出现部分养护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三是部分中外合作或转让经营权的高速公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养护管理。

1.3养护市场不成熟,缺少定额与规范

目前由于各地对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尚存疑虑,从而使养护运行机制较落后,创新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养护市场化模式尚未确定、养护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形成、养护市场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等等。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目前仍未制订全国或地方统一的养护定额与规范。各地管理部门大都依据公路工程定额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养护工程费用支出;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有关高速公路的条款制定养护方案;养护工作的考核一般仍沿用“好路率”标准(尽管2004年交通部了《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试行)》,但其中还有一些仍待完善的地方)。但就是这些尚可参照的东西也都仅仅局限在土建方面,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现实需求,不能反映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整体面貌。特别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实行公司经营后,制定必要的行业定额与规范就尤其显得重要并且刻不容缓。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全国高速公路的联网将可望实现,因而在诸如车辆分类、服务标准、技术标准等高速公路基础管理方面,应尽快制订全国性的规范。

1.4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及时养护”的需求

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和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的客观要求。但目前从整体上,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养护机械化水平不高,养搞机械的完好率比较低。

1.5预防性养护严重滞后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非常快,不到20年的时间就建成了6. 5万公里,而美国的建设速度则是80年修建了约10万公里。由于建设速度过快,养护管理明显滞后,从全国范围来讲,至今还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标准没有完善,很多养护规范套用的一般公路的养护规范,不适应现有高速公路。从专业层面探索预防性养护严重滞后,各方面来讲对预防性养护都重视不够,而且没有形成规模,制约了养护工作的发展,假如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就可以把一些新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节省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率。

2 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2.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随着部分省份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事业单位面临企业化改制,故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已呈现出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的趋势。然而,政府的监管除了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公司以外,应扩大到对养护公司的从业资格的管理,抢修、救援设备配置的规范与管理,要开放市场,必须先规范市场对养护市场资格准入的管理,将有助于形成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2.2建立完善的市场养护机制及与养护标准相配套的市场规则

顺应高速公路发展趋向和产业特征,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特征。

2.3培养成熟的养护市场,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练习有素、机械配套、办法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功能;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速公路的使用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2.4养护作业手段应转向以机械化为主

高速公路车速快,交通量大,故应避免因道路养护工作而造成交通阻塞,这是实行养护机械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养护机械化是确保高速公路具有良好、快速和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2.5推广使用国外高速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6加强预防性养护,“小病”需及时整治

高速公路修建完成后,缺陷责任期施工单位自行维护保养,因此初期的养护费用投入量就相当小,即使缺陷责任期满后,也会因初期使用各种性能发挥正常而修工作量相对较小,但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长和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高速公路会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沥青老化,出现坑槽、车辙、桥头沉降、路面积水、桥梁承载力下降等常见病害及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以及事故损坏等养护内容,其养护费用也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大幅度的增长。因此若在开通初期不重视管养问题,就会出现因“小病”不治酿成“大患”的情况。因此“小病”需及时整治。

3 结语

要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这是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等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张志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和对策[J].青海交通科技,2003(06).

[3]李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思考[J].科学之友,2007(10):2.

[4]孙河山.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06).

上一篇:浅析箱涵混凝土表面缺陷防止技术措施 下一篇:基建项目竣工结算审核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