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新课标要求

时间:2022-10-17 07:08:29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新课标要求

【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小学音乐教育状况调查,了解到目前音乐教育依然还存在认识偏差、内容定位失衡、教材定位过死等问题,根据调查和研究,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基层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标准的正确认识,并就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形式等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青山区是包头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区北部,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41.13万,由25个民族构成。本研究以该区7所具有代表意义的小学(包括两所重点小学,三所一般性的小学和两所稍差的小学)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学校音乐教学各方面进行访谈调查,对学校校长、音乐教师及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交流。得到以下的调查结论。

1.教学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新课改后,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学科综合理念、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均使得音乐教学内容有了拓宽,包括流行音乐也编进教材、走进课堂。教学内容相对贴近学生现实的音乐生活,教学形式丰富使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的机会增加,知识技能淡化使音乐学习的压力变小了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上课的兴趣较之前浓厚了。

2.课程开设基本保证,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定位失衡。通过调查得知,多数小学能按教育部规定保证每周两节音乐课,一些重点小学每周还开设了音乐兴趣班或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班、舞蹈班等,这是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可喜改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科综合,追求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使得音乐教学表面繁荣,内在缺失,忽视音乐本体、音乐含量过低,非音乐的东西充斥和占领着音乐课堂。

3.教育认识出现偏差,教学设施跟不上时展。新课改的成败与实施效率,关键就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似乎要比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的更为重要,孩子是否能考入一所好学校始终是家长关注的重点。调查中我们得知,虽然多数音乐教师认同音乐新课标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条件下,他们认为,新课改中对音乐教学的要求超出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教学设施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全区,不论重点或非重点,没有一所小学在专门的音乐教室配有VCD、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每次音乐课都能投入使用。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实现新课标要求

1.坚守音乐本体,关注内涵发展。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是音乐审美,“审美”是重点,“音乐”则是基本,围绕“审美”进行的所有活动不能离开“音乐”这个基础。以音乐为本的教学,所有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都应是围绕教学内容来开展的,形式只是解决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学科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技能并重,并以知识技能的学习来提高对音乐感知的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注重教学内容,正确认识新课标的要求。重视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搞一些活动,他们认为:新课标就是要让课堂“活跃”起来,于是将大量的精力花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唱游、律动、舞蹈表演、乐器展示、演讲朗诵、画画填词,整节课热闹非凡,但却不知道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所以任何一节课程都要以音乐为本,重视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教学。在音乐课上使用多媒体教学一直为音乐教师所推崇。但现在有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已将音乐课演化为作品展示会。

3.注重教学过程,以人为本进行有效教学。运用幽默的语言引导,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使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加以巩固。如:对比把顿音号比喻成小鸡吃米的动作,“顿音号、像鸡嘴,应该唱得又短又轻脆”,提示学生要把顿音唱的短促而有力,并让学生模仿小鸡吃米的样子,进一步体会顿音的特点;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像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让学生边唱边挥动小拳头,通过这些方法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4.注重能力的培养,实现音乐教学目的和新课标要求。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这三点为基础,才能更好使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曾菲莹.新课程下音乐教学的反思[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5).

(作者单位:包头市青山区二零二厂小学)

上一篇: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讨 下一篇:新课改下政治教学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