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时间:2022-10-17 07:02:16

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摘 要: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股市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的渠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虽然我国的股市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股市不够稳定,成熟,很多时候股市会出现巨大波动,经常会出现“牛市”以及“熊市”的现象,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很不稳定的因素。在很多上市的公司中,由于其分红的水平低,甚至有些公司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过分红,所以投资者的权益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只有切实的保证投资者的利益,社会大众才敢放心的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中,企业也才能顺利的获得资金的周转。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政府出台的强制性分红政策的讨论和研究,探究其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强制性分红政策的积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希望通过对相关理论,数据的探讨,具体的研究其有效性和对我国股市未来的影响。

关键词:强制分红;股价波动;股票市场;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15-03

一、我国分红政策的概述

分红可以分红强制分红和自愿分红。现在,大部分的国家,包括我国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都出台了一些政策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分红。由于我国没有出台任何自愿分红的政策,所以本章主要讨论我国近些年出台的一些强制性分红政策和这些政策对于我国股市的影响。

(一)强制分红政策的理论

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主动的像投资者发放股利,这种情况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股市都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分红,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强制性分红政策通常会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形式,以及利润分配率进行强制性要求。

我国证监会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相关的条例规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红,具体的方法是将股利分配数量和该公司的融资资格联系起来,如果上市公司上一年的股利分配量达不到政策的要求,那么该公司下一年就失去在融资的资格,这个颁布之后取得了一定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投资者获得回报的权利。2008年,证监会又对公开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分红比例不得低于上市公司近三年净利润的30%。

(二)我国强制分红政策的特点

我国的强制性股利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约束性不强,证监会的强制分红政策其实并非绝对的强制性,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该类政策颁布以后仍然有不分红的行为。

2.选择性硬约束,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红与再融资资格存在着联系,有再融资需求或潜在的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形成有效的约束。

二、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及问题

(一)分红情况虽有改善,但“铁公鸡”仍然很多

由于我国证监会颁布的强制性分红政策实际上并非绝对的“强制性”,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政策,整个股市的分红比例仍然偏低。尤其是A股市场,筹资金额要远大于分红数量。根据相关统计,我国上市公司尽在2011年筹资就超过了4.1万亿元,而我国上市公司在过去二十年里的分红总和大约为2.1万亿元,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反映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明显的偏低,很多上市公司甚至全年都不分红。

(二)缺乏法律法规约束力

证监会颁布的强制系分红政策之所以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对于达不到强制分红政策要求的上市公司,能够做出的处罚性措施仅限于限制他们的再融资,而在一段时间内,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需要进行再融资,因此这种分红政策具有比较明显的漏洞,也可以说证监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上市公司提出强制性要求。

三、实证分析

(一)分红对于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很多的企业很少进行分红。比如一些房地产的公司,有部分企业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进行过分红,所以我们将研究分红以及没分红的公司的股价的波动情况。

通过对上图的研究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分红的次数越高的企业其股价的波动性也就越小,反之一些很长时间没有分红的企业,其股价的波动性就比较大。所以分红对于维护一个企业的股价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也能够维护股市的稳定性。

(二)分红对股票价值的影响

理论上来讲,分红对于股票应该没有影响。举一个例子,A、B两家公司的年净资产增长率为20%,当年的净资产为5元每股,当前动态市盈率为5倍。

在不考虑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假设A公司每年的净资产增长全部分红,B企业拿出其中20%分红。那么A企业的净资产不增长,A公司的股票每年每股有1元钱的利润。B公司的股票每年的利润为0.2元,但B公司的净资产每年增加16%。因此A公司的每股价值为1元/20%=5元,B公司的股票价值为=0.2元/(20%-16%)=5元.两个公司的股价均为5元,即两者的股票价值相同,分红对于股票价值没有影响。

(三)分红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

假设某上市公司股本2亿元、每年净利润2亿元、股价为25元、净资产10亿元、店面100个,每个店面每年增长利润10%,对应市值50亿元、EPS1元、PB5倍、PE25倍、单店利润0.02亿元、单店净资产0.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20%。李先生投资25000元买入A股票1000股,假设A股票每年稳定保持25倍PE,比较一下该股票完全分红与不分红情况下李先生的资金收益情况。

如果上市公司对投资者进行分红,假设2亿元利润全部用于分红,分红为每股1元,李先生一共可以获得分红1000元,这1000年如果购买股票可以购入A股票40股,那么李先生的股票总数变为1040股,A公司店面数量仍为100个,每年公司利润为100×0.02×110%=2.2亿元,EPS1.1元,则股价27.5元,此时张先生帐户资金为1040×27.5=2860元,增长14.4%。

如果该公司不进行分红,而是将2亿元净利润用于继续投资,例如增加店面,那么可以增加店面20个,店面数量变为120个,每个店面利润增加10%,那么A公司一年后净利润为120×0.02×110%=2.64亿元,EPS1.32元,则股价1.32×25=33元,此时李先生的帐户资金为1000×33=33000元,增长32%;

再看一下部分分红的情况,假设该公司拿出一半利润进行分红,其余继续投资开店,那么李先生可以增加200股,该公司的店面将会增加10个,公司利润2.42亿元,EPS1.21元,则股价30.25元,李先生的帐户资金为1020 *30.25=30855元,增长23.42%。

我们可以看出,此例中,不分红情况下投资者的收益比分红情况下更高,并且分红率越高,投资者收益率越低。如果考虑投资者由于分红所需缴纳的税金和交易费,分红带来的收益还应进一步减少。

(四)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图表的的验证,我们进行的假设基本成立,其结论也显而易见。

上市公司的分红显然可以起到稳定股票价格的作用,因为分红可以使其股票的市场价格符合并接近于实际价值。反之,公司对投资者的分红越少,那么表示其股价越波动,在股市中其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偏差就越大。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公司的分红对股票市场的良好运行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中,很多正在发展中的公司更倾向于不分红,这样就能够获取大量的资金扩大公司的规模,与此同时也能够在未来为投资者取得更大的回报。然而,就目前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管理缺乏制度化,也就存在着一些公司进行上市只是为了获取资金,而根本没有将投资者的利益考虑在其中,这样的公司会丧失信用,最终也不会获得长久的发展。

在股市方面,我们国家的起步较晚,因此很多方面都不健全,所以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业发展来看,一些上市企业的分红,原本属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重要决策事项,国家的政府部门没有权利干涉。我们也应该清楚,在西方,其股市能够拥有完整的制度以及规范的额流程,市场机制比较灵活,而且股市中的信息也比较真实,所以西方国家的股市可以不需要政府的参与,因为其自身就有完好的体系。而我国股市的发展不健全,缺乏很多的规范,如果政府不进行管制,那么股市将会出现震荡,不利于社会稳定。

四、股票分红政策与股价波动原因

(一)分红政策与投资模式

1.现金股利形式

现金股利就是说上市的公司对于投资者实行的分利,通过现金的方法进行分派。这种分红方式可以使股东获得直接的现金收益,所以深受投资者的喜爱,也是分红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但是具体到实际过程中,其到底分配多少现金就成为了公司与股东之间矛盾的焦点。一方面,如果公司满足股东的意愿,即分配的资金过多,那么公司用于生产的资金势必就会相应的减少,这样就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另一方面,如果公司为了发展而忽视股东的权益的话,虽然生产上得到满足,但是股东的眼前利益受到了影响,公司的股票也会受到影响。

2.股票股利形式

这也就是说上市的公司通过本公司的股票作为一种分红的方法向股东进行分红。这种分红是不涉及现今的分红,只是通过股权进行分红的。在进行分配股权时是按照每位股东在公司的股权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所以经过分配后是不会影响原来的股东所占的股权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在公司的内部进行,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资产以及负债的变动。

3.财产股利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上市公司并不直接向投资者分红,而是通过评估公司的财产的增长使投资者了解到自己获得的利益。主要是以公司所持有的其它公司的有价证券作为股利发放。有些时候就用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作为分红的一种形式,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维护股东的权益,同时也能够使自己的产品有销路,并且还能够获得充分的资金。

4.负债股利形式

通常情况下,债券和应付票据和现金一样,也是具有价值和可支付性的,因此,通过获得债券和应付票据投资者也可以获得投资回报。这种形式短期内股东虽然无法获得现金,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获得利息,也能实现股东的利益。在上面介绍的四种分红的形式中,现金股利形式是西方最普遍的一种分红形式。

(二)分红政策与投资政策导向

将配股作为分红是一种常见的分红形式,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采用这种分红方式。这种分红形式的普遍应用也有一定的原因,因为在实际的分红过程中,投资者往往无法直接获得配股,需要出资购买,而根据以往的案例,投资者的购买价格经常偏高,经过计算投资者在这种分红方式中获得的回报往往比较有限,很难让投资者满意。

有些上市公司将公积金转增资送股所为一种分红形式进行分红,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送股属于增发股票,股东在获得这些增发股票时无需出资,也就是说投资者从送股中得到的利益严格的讲并非分红回报。不同上市公司的送股的形式也不仅相同,有的采用的是红利转赠形式,有的是公积金转赠,不论是哪一种形式,投资者获得的转赠都不应属于分红。

(三)分红政策与投资心理预期

1.对于不同资金的投资者来说,进行投资时的心理预期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资金的投资者所形成的的心理预期也会不同。对于收入水平较低、资本实力较小的投资者,其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其目光不会太长远,通常都是比较倾向于短期内能够见到收益的投资。而对于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投资者来说,其比较倾向于长远的投资,属于“放长线钓大鱼”的类型。

2.年龄的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投资的心理预期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年轻人的思维比较敏捷但是其容易冲动,其进行投资时考虑的因素不到位,往往会出现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然而中老年人由于社会经验的丰富,所以其在进行投资之前会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也比较强。

3.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投资预期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对股市的敏锐度较高,其投资就会更加谨慎,所以获得的效益通常比较稳定,但是文化程度低的人进行投资的时候由于缺乏对股市的了解,往往投资比较片面,因此收益是未知的。

五、结论

企业想要获得资金,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上市,这样能够快速的融资,当然,企业要对投资者负责任,要在发展的同时兼顾投资者的利益,尽最大可能保障投资者的权益。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了解到,分红对于一个企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企业的分红次数比较多,其投资者的权益就会得到充分的保障,企业的市场股价才会更加稳定,其价格与价值才会更加趋近。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分红次数过少甚至没有,那么势必会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其股价也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其价格与价值也会越差越远,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上市的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持续发展应该积极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并且这也是一个企业负责人的表现。宽泛的说,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当今社会,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社会责任上。这二者是不矛盾的,纵观世界的五百强企业,之所以那么成功都离不开其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利的。所以政府要加强对股市的管制,还要加强对企业责任的规范,只有这样,我国的股市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才会越来越稳定。

参考文献:

〔1〕李骏.强制分红有利于国内基金取得较高长期收益[N].中国证券报,2011-02-21.

〔2〕皮海洲.正视现金分红的三大问题[N].证券日报,2011-03-29.

〔3〕周.证监会法四章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N].上海证券报,2009-08-23.

〔4〕万国华.中国需要建立强制性分红制度[N].证券日报,2009-10-09.

〔5〕祝映兰.理性看待现金分红新规定[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

〔6〕李常青,等.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研[J].经济研究,2010(3).

上一篇:从明邓汉刻本考《唐文粹》版本源流 下一篇:蒙古族三弦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