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

时间:2022-10-17 06:22:00

浅谈物理教学

【摘 要】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根据新教材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提出建议不追求全面,而是有针对性地强调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 新课程

一、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课题有的是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直接提出,虽然其中不乏关于问题背景的介绍,但很少有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机会。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要提高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就要使学生学会把探究的课题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会思考解决每个问题的不同方法,根据现实条件选择、优化有关方法,从而形成探究的方案;学会从原理、器材、信息收集技术、信息处理方法、操作程序等不同方面来构思探究的计划;学会在制定探究计划时查询相关资料;学会在相互交流中完善探究计划。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制定探究计划的机会。

在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时,教师不要预先设定表格,让学生“照方抓药”。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思维品质,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探究假设相符的物理事实上,同样需要观察和收集那些与预期结果相矛盾的信息。在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之后,应该让学生学会依照物理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立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把物理事实作为证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现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科学解释的评估。为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并比较不同的解释,看看所收集的证据究竟更支持哪种解释。学生之间的公开讨论、评议是提高评估能力的有效方法。关于科学探究的交流和表达,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一是交流内容的组织,包括课题的提出、探究计划框架、信息收集过程和数据整理、基本论点和对论点的解释、存在的问题和新发现等,应学会根据课题特点有所侧重;二是陈述的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公式、插图等,学会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准备有条理的讲稿,并进行准确和富有逻辑的发言。

二、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三、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共同必修模块中的物理实验,是新教材对高中学生最基本的实验要求。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可以指导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本课程中,选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实验专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

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项目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较准确的实验信息,但要避免进行刻板的技能训练,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对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教师应该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做实验。鼓励教师将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物理实验中,同时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物理实验。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场所,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实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把实事求是的作风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四、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家庭中新型电器、炊具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中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新型通信工具;等等。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纸等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做物理实验。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应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

上一篇:浅谈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心得 下一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